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王志民「行埋一齊」的包容務實與底線

2018-04-26

姚志勝 全國政協委員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執行會長

中聯辦主任王志民出席立法會午餐會,與不同黨派的議員坦誠溝通,輕鬆交流,被議員幽默地形容為「行埋一齊」。王主任在會見記者進一步解讀時清楚表明,「行埋一齊」包括立法會議員,也包括與「泛民」人士。綜觀王主任對「行埋一齊」的三次解讀,可以看出其中所包含的包容、務實和底線。包容:「行埋一齊」盡可能涵蓋各方面人士包括「泛民」人士;務實:「行埋一齊」的目的是為香港為國家做實事;底線:「行埋一齊」需以遵守憲法和基本法為基礎。

中央賦予中聯辦的職能有五項,其中第三項就是「促進香港與內地之間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聯繫香港社會各界人士,增進內地與香港之間的交往,反映香港居民對內地的意見」。這是王主任講「行埋一齊」的最重要的根據。

三次解讀「行埋一齊」顯示包容性

記得今年初,王主任出席香港青少年軍總會大樓啟用禮致辭時,第一次提出「行埋一齊」。當時講的是「中環與西環行埋一齊幾好」,中聯辦與特區政府攜手為香港、為國家做事。王主任的這個講法在香港社會引起廣泛討論。這個討論有助於市民進一步了解中聯辦的職能和工作。

王主任在中聯辦新春酒會的致辭中,第二次講到「行埋一齊」這句話。這一次王主任對「行埋一齊」有了更廣泛、更全面的演繹:新的一年中聯辦將繼續履職盡責,「同大家行埋一齊、同特區政府行埋一齊、同730萬香港同胞行埋一齊」。

出席立法會午餐會會見記者時,王主任就有議員朋友開玩笑說今天也是「中環、西環行埋一起」,第三次講到「行埋一齊」。他說,「我想無論是跑馬地也好、西環也好、金鐘也好、中環也好,大家都是為了香港好、都是為了國家好,為此大家多一點『行埋一齊、坐埋一齊、傾埋一齊』是正常的,中聯辦對未來與『泛民』人士的溝通交流都有期待。」王主任這次解讀清楚表明,「行埋一齊」包括立法會議員,也包括「泛民」人士。

從王主任的三次解讀可以看到,「行埋一齊」具有極大的包容性,盡可能涵蓋各方面人士:只要是 「愛香港是我家」、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香港人,無論派別,都應該而且可以「行埋一齊」,一起為香港、為國家多做一些有益的事。

「行埋一齊」為做實事須講原則底線

「行埋一齊」的目的是什麼?王主任第一次講「中環與西環行埋一齊幾好」這句話時,最直接的一個含義就是希望為香港的年輕人多做些事,特別是在國家快速發展的列車上,為香港的年輕人爭取更多的空間。後兩次解讀更清楚:「行埋一齊」就是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經濟民生做實事。

林鄭特首在回應有關問題時說得很具體:特區政府與中聯辦交流合作,可為香港帶來很大裨益,包括參與「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金融和創科發展、香港青年到內地實習和交流;落實更多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就業、工作具體措施等三方面工作。事實上,中央公佈的多項便利港人在內地生活措施,包括在內地就讀的香港大學生可獲發就業協議書及就業報到證、港人可參與內地的住房公積金以及可憑回鄉證在內地車站自助購買或提取高鐵車票等,都是社會各界包括中環西環共同努力的結果。

需要強調的是,「行埋一齊」需以尊重憲法和基本法為基礎和前提。這是不能含糊的原則底線。王主任在出席午餐會致詞時,明確指出憲法和基本法共同構成香港特區的憲制基礎,立法會就是在這一憲制基礎上設立。他還特別向議員贈送憲法和基本法合訂本和《鄧小平論香港問題》兩本書,並在會見記者回答所謂「結束一黨專政」口號的問題時,又專門讀出了多條憲法條文。其用意非常清楚:「行埋一齊」必須尊重憲法和基本法,不忘「一國兩制」的初心。

香港發展新階段需要 「行埋一齊」

今天的香港,已經進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新階段,需要中環、西環、社會各界、不同黨派的立法會議員,大家「行埋一齊」,攜手合作,抓住國家發展機遇,帶動香港發展,造福港人。這是王主任「行埋一齊」說法最值得重視的現實意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