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龍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中華出入口商會榮譽會長
立法會議員參觀大灣區的科技設施和推廣情況。在過程中,反對派的議員大開眼界,為大灣區的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科技的結合,為智慧型的城市管理技術,為大數據驅動醫療、交通和網上零售的快速發展,大為驚訝。一向以來,一部分香港人長期不接觸內地,仍然以為內地是非常落後的地區,各個領域都比香港差,沒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次參觀,讓反對派議員感覺到第四次科技革命洶湧澎湃而來,勢不可擋。香港如果再關起門來進行內耗,勢必邊緣化,和新時代脫節。
香港人的思維方式,喜歡自己看到了,作出思考,然後再作出分析和結論,而不喜歡別人為他作結論。特別是年輕一代,怎樣讓他們好像立法會議員那樣,通過實地參觀,眼見為實,改變他們對內地的觀感和看法,看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內地發展大數據有優勢
科學技術的創新,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基礎理論和原創性的創新和發明;一種是在應用領域的創新和發明,重點是在硬件和軟件之間的配套和融合,有時候更是軟件的實用性的延伸發展。由於內地獨特的社會制度,可以圍繞一個專題,動員全國的力量,進行科學專題攻關,短期之內實現突破。
例如人工機器人,在前五年,價格非常昂貴,因為西方的研究成本非常昂貴,所以機器人的售價也非常昂貴,阻礙了普及。當內地全民動員,全國動手,向着人工智能的領域發起衝擊,許多科技難題短期內大幅度突破,尤其是降低芯片和關鍵配件的製作成本,進展神速。今天東莞所做的機器人,比西方工業國家的機器人便宜了一半,結果,中國成為了機器人產量最多的國家,也是機器人使用數量增幅最大的國家。中國的高速鐵路,解決了西方工業國家沒有解決的建造成本高昂的問題,結果使得中國的高速鐵路的票價僅為法國和日本的四分之一。現時,中國高速鐵路經營的里程達到了25,000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零售業和銀行服務業的質量,降低經營成本。微眾銀行是內地首間利用互聯網平台和手機應用程式開展業務的民營網絡銀行,主打方向是為個人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服務,它主要是通過高科技人臉識別技術和大數據信用評級發放貸款。去年,微眾銀行已實現累計盈利,交易量首次突破一億筆,「微粒貸」貸款餘額突破1,000億元。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的人臉識別技術遙遙領先於西方國家,已經廣泛應用到公共交通、銀行服務、支付系統、零售業、公共安全領域,效果良好。但是,在西方工業國家和香港要推行,卻因為法律的障礙,變成無法上路,因為西方的法律要保障隱私權,人臉的數據,就是一種隱私權,不能允許鐵路公司和超級市場擁有,結果就沒有辦法使用。
旅遊業可以穿針引線
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技術,帶動着其他領域的產業發展。這種技術的應用,積累的數據越多,反映出消費需求的各種數據越多,人工智能自主學習的內容和數據越多,就能夠提出更快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中國的網民高達9億人,是美國的4倍,因此,中國的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和應用面的廣泛,取得的商業效果之高,遠遠超過了美國。如果美國硬是要同中國展開貿易戰和經濟戰,那麼,美國將會和最大的人工智能科技國家完全脫節,享受不到這種高科技需要大量消費和商業訊息的好處,並且處在落後狀態。
怎樣讓香港的年輕一代掌握大灣區的最新信息,鼓勵他們投入大灣區的經濟活動?其實旅遊業可以做許多穿針引線的工作。韓國的旅遊部門,為了宣傳韓國的軟實力,最近推出減價推銷活動,吸引港客。在5月到9月份的淡季,實行機票大減價,香港單程飛向首爾,機票500元,花費450元,可以在首爾遊玩一天,免費乘搭觀光巴士,還有抽獎。其實,大灣區的內地城市,也可以仿效韓國的做法,在淡季的時候,舉行參觀科研基地和新興企業的旅遊團,向年輕人介紹大灣區的成果和營運模式。這種軟實力的宣傳活動,只要當地政府發揮領導力和組織力,並且製作好有關宣傳的視頻,一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