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對「港獨」不做開明紳士 讓憲法教育入腦入心

2018-04-23

楊志紅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總監

在「港獨」問題上不能做「開明紳士」,必須激濁揚清,弘揚正氣,旗幟鮮明地反對「港獨」,形成遏制「港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社會正氣。只有用豐富多彩、活潑生動的形式,對青少年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才能令他們牢牢地把握香港與祖國命運相連,成為未來特區建設的棟樑之才。

國家憲法高端論壇暨紀念香港基本法頒佈28周年研討會上周六在香港舉行。第十二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特別指出,在「港獨」問題上不能做「開明紳士」,因為「港獨」將危及「一國兩制」事業,並損害香港所有人的利益。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表示,這次國家憲法修改對香港的未來發展也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冀各界以豐富活潑的方式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讓青少年入腦入心。

對「港獨」問題不能沒有立場

喬曉陽強調,如果容忍「港獨」勢力存在並發展,最終將危及「一國兩制」事業,將損害香港所有人的利益。因此,在「港獨」問題上做「開明紳士」是不行的。

習主席去年七一會見特首林鄭月娥和新任行政、立法、司法機構負責人時強調:「為官避事平生恥......無論是加強對青少年國家歷史文化教育,還是依法打擊和遏制『港獨』活動、維護香港社會大局穩定,都需要大家迎難而上,積極作為。」

在「港獨」問題上避免做「開明紳士」,意味着從政者應在其位謀其政,「避事」而迴避依法打擊和遏制「港獨」活動,不盡其責,是最大恥辱;在「港獨」問題上避免做「開明紳士」,對社會各界人士,意味着「鄉愿,德之賊也」,而所謂「鄉愿」意思是「濫好人」,是對「港獨」沒有立場,昧於是非,試圖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人。

喬曉陽表示,很高興看到香港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旗幟鮮明地反對「港獨」,這既是對國家、民族負責的態度,也是對香港、對在香港生活的所有人負責的態度,值得讚賞。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旗幟鮮明地反對「港獨」,形成了遏制「港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社會正氣。

結合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中聯辦副主任黃蘭發致辭時指出,開展憲法宣傳教育,要以加強香港同胞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作為根本出發點和最終依歸,使愈來愈多的香港同胞理解和尊重憲法這個「根」和「源」,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他表示,香港青少年國家意識、憲法意識的強弱,關乎香港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他期望社會各界賢達共同努力,用豐富多彩、活潑生動的形式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讓青少年更加喜聞樂見,真正入腦入心。

經歷違法「佔中」等一系列事件後,社會各界深刻認識到本港部分青少年的國家意識、憲法意識薄弱,凸顯了對青少年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事有必至,理有固然」,違法「佔中」行動能煽動大批學生參與,根源在於青年學生對憲法和基本法缺乏了解,因此未能理解「一國兩制」與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聯繫,導致他們國家民族觀念薄弱。

只有用豐富多彩、活潑生動的形式對青少年加強憲法和基本法教育,讓香港青年學生在認識歷史、了解國情的基礎上,培養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感,才能令他們牢牢地把握香港與祖國命運相連,成為未來特區建設的棟樑之才。

結合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背景認識國情,有助香港青少年在中華民族實現「中國夢」的時代潮流中,構築自己的人生夢、事業夢。讓青少年喜聞樂見,入腦入心,豐富多彩、活潑生動的憲法和基本法教育,應結合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趨勢,讓青少年認識在兩地融合過程中,特別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香港青年具有千載難逢的發展空間和機會,從而增強香港青少年對國家和自己前途的信心。

也建議大灣區內各市政府,創造讓香港青年在大灣區企業實習乃至參與大灣區政府公職的機會,香港青年通過在大灣區實習和工作的磨練,能夠更加認識基本法和憲法。在他們到內地開拓事業和前途的過程中,也會增加政治才幹,成為愛國愛港政治人才的後備軍。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