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5月15日,MSCI官方發佈了納入MSCI中國指數的A股名單,這也是該指數半年度指數調整的結果。其中,234隻A股被納入MSCI指數體系,本次納入因子佔比2.5%。加入的A股將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分別佔1.26%和0.39%的權重。
作為中國金融市場開放的里程碑事件,在推動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的同時,無論是從短期的實際意義來看,還是從長期的戰略意義來看,對於中國資本市場有着諸多的積極影響。
從短期影響來看:一方面,帶來一定的增量資金。據測算,當A股納入MSCI的因子為2.5%時,A股將在MSCI中國指數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分別佔比1.26%與0.39%的權重,將會給A股帶來約500億元人民幣的增量資金,而當納入因子為100%時,將會為A股帶來約1.8萬億元人民幣的增量資金。對於「成也資金,敗也資金」的中國股市而言,顯然,因「入摩」而帶來的這一筆增量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將會改變以存量資金為主導的博弈格局,因而,對A股市場帶來類似於強心劑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會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
另一方面,對股市的短期刺激作用或將明顯。不妨類比亞洲其他地區股市納入MSCI之後的市場表現,1992年1月份,韓國綜指初始納入MSCI時出現了短期漲幅高達20%;台灣股市,1996年首次納入MSCI時,漲幅高達20.9%,而在2005年全部納入之後,台灣再次出現了一波上漲行情。類比亞洲其他地區股市納入MSCI之後的市場表現來看,A股被納入之後的行情走勢也值得看好。
而從長期影響來看:一方面,有利於向市場傳遞價值投資的理念。自從內地於2002年推出QFII機制以來,從頭十年(2002-2012年)所取得的收益來看,其間,QFII淨匯入資金1,213億元,累計盈利1,443億元,而QFII投資的絕大多數股票標的都是藍籌股。就此次納入的234家標的公司構成來看,絕大多數都是藍籌股、白馬股或者績優股。而在正式納入MSCI之後,這些投資標的將會吸引境外對MSCI指數進行追蹤的基金予以配置。
另一方面,有利於A股進一步走向全球資本市場。隨着內地投資者國際視野的拓寬,內地股市必須並且也一定能在回歸自身功能定位的同時,更好地接軌國際,實現穩定持久長期健康的發展目標。在A股納入MSCI指數後,由於其是國際資本追蹤的指數,其引入的不僅僅是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少國際投資資金的問題,更將提升A股在全球資本市場中的地位與影響力。而這才是對A股乃至中國資本市場的長遠進步真正影響深遠的一件大事,其戰略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