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融朝代課教授 文化史煥生機

2018-05-30

在初中中史課程「文化特色」部分,新修訂同樣將它編入相關朝代的不同課題作一併教授,並設有「選教」及「延伸部分」處理。有中史教師指,以往因課時所限,文化史往往是被犧牲跳過的部分,而新課綱為文化史重新定位,可提升學生涉獵機會,而設「延伸部分」可讓教師因應課時自行調節該教多少,做法合理。

「舊制分甲乙部,乙部為獨立的文化史課題,不過很多學校連教甲部政治史都已很勉強,索性不教文化史,久而久之書商甚至把兩者分拆,讓學校選擇是否購買乙部文化史,增強市場競爭力。」中史教師會會長李偉雄如此總結現時初中中史科情況。

對於新修訂融入歷史流程教授會引入「選教」及「延伸部分」等策略,他認為那是課時不足下的折衷做法,可為教師提供「走盞」機會,「好處在於老師一定會涉獵到部分文化史部分」,相信情況會較舊制要好。

教聯會理事吳壁堅亦指,現時文化史經常被前線教師跳過不教,但它始終是中史重要的組成部分,歷代都有重要文化特色,相信調整可幫助學生更全面認識歷史。

教評會主席何漢權則表示,中史修訂第一階段諮詢時文化史比重過高,學生一般較難掌握,「連朝代更替都未搞清楚,學文化史未免有點『未學行先學走』」。

他認同最終課網修訂的做法,讓學校可按學生能力選擇課題及教學方式,因材施教。

勵進教育中心理事梁紀昌則說,新修訂對文化史的安排有助學生提高對中史的興趣,希望有助改善學生升高中後較少選修中史的情況。他亦建議,現時中史教法要增加趣味性,內容則不宜太過深奧。

■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姜嘉軒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