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心
父親是那年在部隊入的黨,當時部隊的入黨指標屈指可數,因而入黨積極分子競爭相當激烈。父親憑着他農家子弟的憨厚和能吃苦的精神,最終贏得了黨組織的考驗。兒時,每當父親講起那一段入黨期間在部隊的生活,他滿臉自豪,激情高漲,令我們很不理解。
父親退伍後,在地方民政局的一個下屬單位上班。他對工作兢兢業業,始終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時常加班不計報酬。一年的工作下來,最讓父親欣慰的是榮獲「優秀黨員」的稱號,而母親關心的卻是他的年終獎金。父親對獎金緘默不言,這少不了母親的一陣奚落,被奚落煩了的父親,忍不住向母親吐出了心聲--本來他是「生產標兵」,可以拿到獎金,然而他卻把名額讓給了家庭貧困的同事。母親面對父親的一聲--我是黨員,首想的是別人!也只好撂下一句--真傻!我們的日子好在哪?!父親呵呵笑勸母親--現在有吃有穿,比起過去,難道不好嗎?!
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我們有時也看不起父親年年捧回家的「優秀黨員」紅本本。因為和父親曾經一起入伍的叔叔,一個個相繼提幹,惟有父親仍在一線崗位工作。記得那年,大姐差3分不能進重點中學,母親請父親找一下當年曾是戰友的教育局局長。可父親緊鎖眉頭,半天也未說一個字,氣得大姐哭了半天,母親幾天未跟父親說話。最終,父親把大姐送到一所普通中學讀高中,臨行時,他不住地給大姐說--爸是個黨員,怎能走後門,爸有自己的黨性原則,請你理解爸。
再說,普通中學也能出人才,關鍵在自己......3年後,大姐果然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一所大學。在大姐上大學期間,父親經常跟大姐通信,寫得最多的還是,讓大姐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不知是父親的思想感染了大姐,還是大姐讀懂了父親對黨的忠心。大姐大三那年,宣誓入黨,父親得此消息,激動得半天笑張着嘴,不住地對我們說,要向你大姐學習。
如今,我在一家企業上班,受父親的影響,工作三年後入了黨。記得入黨預備期那一年,我對自己能否順利通過預備期沒有把握,於是跟父親商量,想到書記家「拜訪」一下。誰知,我話還未說一半,就被父親呵斥一頓,他直嚷嚷,憑這一條,你就不夠資格入黨......不過,父親訓斥後,他又安慰我,問我入黨圖個啥?那天,父親還道出自己的心聲,說自己兒時沒有吃、沒有穿,是共產黨救活了他......
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父親對黨的那份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