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昨日紀】方校

2018-06-25

陶 然

方忠,本來是江蘇師範大學副校長,去年調到鹽城師範學院,任校長兼副書記,這位南通出來的博士,雖然是南方人,可是身材魁梧,似足東北大漢;更重要的是,他做人非常爽快,決定任何事情都很有魄力,在高校當領導,遊刃有餘。我們也都稱他為方校而不名。

我最早是因大學好友曹惠民牽線,而結識方忠的。不久,就寄來一本中原農民出版社當年(一九九五年)出版的他的大著《台港散文四十家》,裡面選收了我的幾篇散文。其時並未謀面,一直到後來,才漸漸相熟起來了。

之後,凡有新著,他大都會寄我,特別是團結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七月出版的《郁達夫傳》,讓我深深敬佩他史料與評析功夫之深。他常說:「魯迅令我敬仰;達夫則使我覺得親近。」他的大學畢業論文,便以近兩萬字的篇幅,專論郁達夫小說。於海外華文文學的研究,也是他的強項。我有時會覺得有點納悶,以他的工作責任而言,應該很忙,但似乎能夠輕鬆應對,沒聽說過他叫苦。去年,我應他之邀,赴徐州開會,他忙着張羅會務。

有一晚,我和凌逾、計紅芳外出去喝咖啡,回來時,車子在酒店門口停下,走出來,但見有一群人在佈置什麼,仔細一看,原來是方忠在指揮。見到我們,他笑嘻嘻地說,明天開幕式,給你們安排位置呀!然後就催着我們,快回房間休息。見他們猶在奔忙,我們卻是閒人,覺得慚愧,匆匆道一聲晚安,趕緊悄悄溜進大堂裡面去了。早在二零一三年九月的一次會議中,方忠還特意安排了一場「陶然創作四十年研討會」,讓我無言感激他的好心安排。

記得一九九六年四月在南京召開第八屆世界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的時候,與方忠喜相逢,當時他無官一身輕,來去如風,十分瀟灑,加上年輕,意氣風發。我們在南京,登上台城,背景是秦淮河粼粼河水蕩漾,我和他站在城牆邊合影,留下他青春的身影。他一身淺棕色西裝,結上深棕色領帶,一頭濃黑頭髮,給河風吹得紛飛,活脫一個春風得意少年郎。

再一次,是二零零八年在南寧召開的第十四屆世界華文文學學術研討會,他已經當上領導,我和他也在酒店大堂合影,他依然一如當年豪爽,快人快語。

前幾年,他以江蘇師範大學副校長身份,率團出訪香港和台灣,來到《香港文學》社探訪我,我們還去公司附近的「譚魚頭」午餐,吃四川菜,聊天。相聚甚歡,可惜時間並不久長,他們還有其他公務要去辦。

後來,他更忙了,經常出差,這裡去,那裡去,都是去開會。二零一三年八月,應馬來西亞檳城建築鉅子、拿督林慶金JP之邀,飛往檳城,出席第二屆「拿督林慶金JP出版獎」,評委方忠、陶然、曹惠民、袁勇麟和工委會主席朵拉一起,由方忠作為召集人,主持決審會議。只見他指揮若定,乾脆俐落。那回,我們同遊檳城各處風光,還北上吉打州欣賞熱帶風情,一起品嚐熱帶水果之王榴槤,之後再吃山竹。雖然流汗不止,卻頓覺不知人間何世。

而方忠豪爽的笑聲,留在腦海裡,在某個時刻,會突如其來,在我耳畔回響。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