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政府工作人員或科研工作者,「守望者」對中華白海豚的保護工作絲毫不敢掉以輕心。研究者指出,儘管當前的觀測數據相對平穩,但觀測結果也會存在一定的滯後性;同時,現有的數據量還不足以支撐更加準確的量化判斷,目前的技術也不足以支撐人們在中華白海豚身上植入芯片或者GPS定位裝置進行定點追蹤。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陳濤說,在大橋通車後,還需要對橋墩、人工島和隧道可能對白海豚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同時還要開展持續多年的監測和調查。等伶仃洋的中華白海豚重新形成相對穩定的狀態,才能進一步分析和作出更加科學的結論。
食物質量趨降
相比大橋工程,陳濤更擔心珠江口的漁業資源,他表示,「中華白海豚喜歡吃的底層魚類佔比在不斷減少,食物質量還在下降。」他說。
陳海亮說,粵港澳正在籌建中華白海豚粵港澳保護聯盟,聯合開展對中華白海豚的日常救護、信息共享和科學研究活動,大量第三方機構和民間組織將參與其間。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