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去年3月召開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正式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往前回溯,2015年3月,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佈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和行動》一文,首次提出要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
一年後,「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和跨省區重大合作平台建設」被寫入「十三五」規劃。
去年7月1日,在來港視察的習近平總書記見證下,發改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
目前國務院正審批粵港澳三地政府就編制《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而上報的相關文件,基本工作已經完成,並已諮詢相關部委意見,將於適時正式出台。
粵港澳大灣區是由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江門9市,以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組成的城市群,地理面積近5.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有6,800萬。
根據2017年統計數據,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已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遠超三藩市灣區,逼近紐約灣區。■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