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港鐵沙中線會展站出現嚴重沉降,有監測點沉降83毫米,超出25毫米的警報水平逾兩倍。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表示,沉降80毫米至100毫米未必會即時令周邊建築物結構受損和造成人命傷亡,但沉降超出警報水平,反映工程一定有地方出錯,又形容83毫米沉降發出「好危險」的訊息,或造成永久結構問題。
倪學仁昨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出,25毫米的警報水平是根據屋宇署指引制定,屋宇署收到工程設計和圖則時,會送交土木工程署,審視假設的工程條件是否合理和計算有否差錯,包括沉降是否在25毫米水平內。
他認為,沉降水平超出警報水平,反映工程一定有地方出錯,又形容83毫米沉降發出「好危險」的訊息,或造成永久結構問題。惟他指出,現時仍未知哪個地方出錯,有可能是工地出錯,施工次序沒有按圖則進行,亦有可能是施工監管出現問題所致,應立即查看哪裡出錯導致沉降。
他表示,港鐵是工程的監管者,受業主託管,發現問題應立即叫停。而路政署亦是業主,有權叫停和隨時更換承建商,港鐵和相關政府部門如沒有上報就是失職,需要問責。
盧偉國:港鐵須正視知情權
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在另一電台節目上表示,港鐵早前指大廈沉降資料屬於私隱,但工程業界均認同沉降數據並不神秘,加上不少香港土地均由填海得來,容易因地質變化引起沉降,認為對樓價的影響不大。
他指出,沉降會受水土流失影響,是自然現象,但他強調,雖然香港從未有因沉降造成危險,但港鐵必須正視公眾知情權的問題。
與盧偉國出席同一節目的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表示,每個地盤工程均會引致沉降,政府一直有作監察,機制行之有效,只是基於過去公眾對港鐵有信心才未有質疑。他也不相信港鐵因為趕工而導致出現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