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明天(周三)將在北京召開。對於是次會議,熟悉兩地事務的專家向香港文匯報指出,會議的召開將會為大灣區建設搭建起一個溝通協調的制度性平台,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拉開了序幕。第一次會議預計會探討大灣區發展規劃的一些細節問題,有助於規劃的盡快出台。
張燕生:強強聯合需多磨合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涉及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如何協調與合作是非常複雜的,這在世界上都是一個難題。此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可以搭建起一個大灣區各方彼此溝通協調的機制,推動大灣區的建設提速。
張燕生認為,粵港澳之間優勢互補非常明顯。香港有世界一流的融資中心和發展的教育資源;深圳的創新能力和活力最好,並有製造業基礎;廣州有廣佛肇同城化以及商貿服務底蘊。但是如何實現強強聯合,在「一國兩制」的體制下,做到人、財、物最高效的流動,這裡面有很多需要磨合與溝通協調的內容。 「萬事開頭難,相信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能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合作開一個好頭,指引一個未來前進的方向。」
劉雪琴:林鄭出席顯港決心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雪琴昨日亦對香港文匯報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的召開標誌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拉開了序幕,對大灣區今後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她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目前還沒有正式出台,可能存在一些細節問題需要各方的溝通協調。而此次召開的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確認出席,一方面顯示出香港願意參與大灣區建設的決心和誠意,另一方面相信還會有粵港澳其他地區的「一把手」參加。
劉雪琴預料,會議上灣區建設的各方可能會表達各自的發展規劃和訴求,探討相關合作的可能性和後續制度性安排,推進規劃盡快落地。■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