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055型驅逐艦雷達系統的技術突破

2018-09-06

許楨

早前,解放軍055型導彈驅逐艦試航,本欄從動力系統的技術進步和驅逐艦的批量生產,說明解放軍遠洋戰力更上層樓切實可期。接下來,我們可以討論該型戰艦的指揮、作戰系統與武器裝備。以雙波段、多功能有源相控陣列雷達為主體的055偵測系統,以及與之相配逾百個冷熱通用垂直發射裝置,乃055型驅逐艦戰力最直接的體現,最為國內外軍事觀察員所注意。

由於055型驅逐艦排水量逾萬噸,艦闊20米,加之燃氣輪機組動力十分充沛,由此帶來良好的裝備條件,足以安裝體積、質量俱大的有源相控陣列雷達天線,構成中國「神盾」防空系統的核心,使該型艦可以360度無死角應對數以百計的空中威脅。數百公里外的非隱身戰機、飛航式反艦導彈和無人機,皆難避開該雷達系統的搜索、追蹤、照射。

防空能力不濟,一直是中國海軍的短板。從戰後到2000年代,國產051、052、051B兩代三型驅逐艦,均只有短程「點防空」能力,在低烈度的海空衝突中聊以自保,卻無力為友艦提供支援。1990年代末引入、2000年初服役的4艘俄製「現代級」驅逐艦及其改型,讓解放軍初步具有中短程海上防空能力。然而,解放軍海軍的防空能力從量到質,仍低於台海對岸引入以美國技術自行建造的「成功級」護衛艦。

解放軍海上防空能力大幅提升,是近10餘年的事。自052B、052C、052D三型國產6,000噸級驅逐艦先後服役,南海、東海、北海艦隊對空防禦半徑,從單艦10到40公里,迅速提升到40至100公里左右。從052B到052D,三型艦體相若,卻因為動力、雷達、武器系統的不同,影響了量產規模的步伐。可見,軍費投資、技術投入要持續進行,着實不易。

如今,在052C、052D的基礎上,055型裝備了第二代有源相控陣列雷達。該裝備,過去10餘年來,以解放軍三大艦隊應用經歷為基礎,雷達系統不斷改進,技術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由052C、052D的單波段雷達,改為055型的「X-S」雙波段雷達。

兩種波長的雷達,具有多功能特性,得以兼顧廣度和精度的防控功能,以及作警戒的偵搜功能。相對而言,S波段雷達有中等程度的偵測距離功能,X波段雷達的精度甚高,但探測距離稍近。由於055型排水量大、天線陣面亦大,因此,單靠功率提升,足以讓S波段雷達提供足夠遠的探測距離,而不必裝備探測距離遠、但精度更低的C波段、L波段雷達。當然,除了擁有偵搜、火控功能的「X-S」雙波段雷達以外,055型也配有其他輔助性裝備,補充長程預警功能。且待更多官方資訊,再作探討。

解放軍防空用驅逐艦,從進口到自研,再一步步提升技術水平,着實不易。數十年來,研發雷達系統遇上的挫敗不少。而透過技術傳承,最終形成今天的體系並持續發展,就是靠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員迎難而上、永不氣餒的意志。

下文再探討055型導彈驅逐艦的垂直發射系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