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瓊 原全國人大代表
日前,為了參加湖南省湘潭市的「潭商大會」,我首次乘高鐵「復興號」,來回香港與長沙南站,共需時3小時,到長沙南站有當地的人來接車,再花約大半小時就到了湘潭的盤龍賓館。這次行程真是很方便、舒服,但也發現香港高鐵有待完善的地方。
乘車前一天,我先去探路。我從沙田出發,經尖山隧道、高速公路,往高鐵站的出口很清楚,只是在下車處缺乏清楚路標,以致我不知道哪裡才是B1層──高鐵的入口處。
汽車由高鐵站離開,往出口走到分岔路,只標明兩個新路名,以致不知哪一條去九龍、新界或港島。
到我正式搭乘高鐵,發現車站的管理「還有可改善的空間」(現在的常用語)。首先,西九龍站很大,拿着行李從任何公共交通站走過去都很遠,一般人要走超過十多分鐘,比任何港深邊境通道都遠,而且沒有運輸帶,很辛苦。
乘汽車則可直接進車站B1層,還算方便。由車站入閘後到B3層的候車廳,要走很遠才能完成檢疫、過兩個海關。在過程中,雖然有很多港鐵服務人員提供協助,但路標指示不足,對於首次使用者仍不夠方便。
回程下車後的內地出關路線安排也不夠合理,行李檢查機放在近電梯的出口處,結果造成堵塞;行李過機後的空間卻很大,檢查機為何不放後幾呎位置呢?人為造成擁擠混亂,是設計上的錯誤。
我們提早進入候車廳,很想喝些飲品、吃些東西,卻發現沒有任何商店,可能商店仍未準備好,只有未入閘的地面層才有店舖。相反在長沙南站候車大堂內,有大量食店、禮品店,我們買了飯盒在車上吃,也帶了湖南特產回來。
我們乘坐的高鐵型號是「復興號」,很多人攜帶的行李都超過香港的標準,對旅客較方便。據坐過「動感號」的乘客反映,車廂的座位空間較窄,相比之下,「復興號」的座位可以放旅行箱。高鐵的乘載力應比飛機強,我不明白為何「動感號」的行李大小及重量比飛機還要嚴格。
如果乘客去內地時間較長、路程較遠,冬天帶多些厚衣服,或者來香港的旅客想多購物的話,「動感號」就免問了,這樣「離地」的規定是「趕客」。
還有,回港在站內入境後,要走很遠才到停車場,卻沒有足夠的行李車,也沒有運輸帶。西九站的停車場收費每小時港幣35元,超貴!西九龍站外沒有停車處,只能進入站內的停車場。中環的機鐵站停車費首小時才港幣21元,次小時才35元。這個辦法很好,能加快汽車流量,又不被濫用。
希望香港高鐵能因應乘客的需要,不斷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