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施政報告建言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香港)工商專業同學會
特首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立法會就施政報告的致謝動議今日展開辯論。本會以支持政府依法施政、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主線,就施政報告提出意見和建議。
科創中心 國之重器
施政報告提及香港在創新科技方面取得積極進展,指出影響最深遠的是習近平主席關於支持香港成為國際科創中心的批示。為更好地貫徹落實習主席的指示,戮力同心打造科創中心,成為國之重器,我們建議:
1、凝聚共識,將打造中國的國際科創中心列為本港的大戰略,制定整體戰略規劃和時間表。打造國際科創中心是「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連接點的精華體現,必須從國家歷史使命的角度來規劃,在承擔國家使命的同時成就香港自身。
2、大力加強香港基礎科學和關鍵應用型領域的研究。建議通過政府投資、財政撥款、基金引導等各種形式,積極支持各大院校集中引進一批國際頂級學術人才,力爭在部分基礎科學和關鍵應用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香港作為獨立的關稅區,在當前貿易戰的背景下,這方面的工作更凸顯價值。
在這方面,深圳的做法可資借鑒,到2020年,深圳將引進不少於10名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科學家,符合條件的諾獎得主來深組建實驗室,深圳市政府將給予每個實驗室最高1億元人民幣的建設資助。香港庫房充盈,應向科學技術研究方面大力傾斜。
3、充分發揮深圳創新科技產業鏈和香港高校科技的優勢銜接,同時應着眼於引進國際和國內頂級的實驗室、科研和技術團隊,兩岸四地各大高校、大企業包括中科院等均可在香港設立實驗室,讓各方參與共建中國矽谷。香港雖然生活成本較高,但自然環境較好,醫療、教育、語言、交通、文化、稅率等各方面條件較優,軟環境較佳。若能打通灣區一流的事業發展機會,相信可以讓國際一流人才扎根,為灣區拓展智力資源。
4、為風險投資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風險投資是打造科創中心重要的一環,建議政府對香港金融機構投資香港科學園企業或香港其他高新園區企業,投資金額全額抵扣稅。
青年工作 重點突出
施政報告提及青年「三業三政」的工作,即關注青年的學業、事業及置業,並鼓勵青年議政、論政及參政 ,我們建議:
1、特首將重點放在青年事業發展。如果沒有與國家發展相一致的事業做基礎,反而可能出現更多的街頭政治人物。其中,青年置業方面,宜增加首次置業優惠政策,協助年輕人上車,尤其按揭措施,現時首期比例太高。
2、由政務司司長主持的青年發展委員會已於今年4月成立,建議該委員會主動聯絡工商專業人士和機構,制定幫助青年人參與專業培訓、獲得經營管理技能的路線圖。融合工商專業人士和機構特長,增加多方認識和交流機會,藉此接觸不同階層和背景的青年人。加強政府委員會角色以外,借助社會現有資源提供各類具備特色元素的活動,達至多贏及共融效果。參考新加坡的做法,通過稅收優惠鼓勵香港本地機構、尤其是金融機構及其它傳統行業招聘、培訓香港本地大學生、大專生。
3、建議以實業為基礎,鼓勵青年投身基層、結合所在行業、所在社區,貢獻才智、奉獻熱情。不可從小培養「空頭政治家」,對香港有百害而無一利。
廣開門戶 人才匯聚
施政報告對於吸引外來人才略有着墨,但主要聚焦於科研人才,在這個問題上似缺乏系統性的考量和戰略性的安排。我們建議:
應將在港工作人士視同本地居民,各項政策應對其一視同仁,強化其對香港的歸屬感,鼓勵其長期在香港發展。目前非本港永久居民置業要繳交買家印花稅(BSD),2019年起將在港就業人士子女以受養人簽證在港讀書參加大學聯招時劃為非本地學生,之前年度財政預算案面向市民派發現金亦將香港非永久居民排除在外,這一系列政策讓人絲毫感受不到香港的開放胸襟,打擊在港工作非永久居民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