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瓊商--海絲之路一勁旅

2018-10-30
■瓊商雕塑。作者提供■瓊商雕塑。作者提供

馬承鈞

商幫,是中國特有文化現象。它起源於唐宋、發達於明清,為商品經濟作出一定貢獻。晚清作家徐珂《清稗類鈔》中有云:「客商之攜貨運行者,咸以同鄉或同業關係結成團體,俗稱商幫。」可見商幫是以鄉土親緣為紐帶、擁有會館(辦事機構)的鬆散性商業組織。

中國商幫由來已久,著名者有粵商、徽商、晉商、浙商和蘇商「五大商幫」。精明強幹的「寧波幫」更是其中一大翹楚。寧波幫為推動中國工商業近代化和民族工商業貢獻巨大,嚴信厚、董浩雲、邵逸夫、王寬誠、包玉剛等享譽世界的傑出港商,更是令人津津樂道。

在眾多商幫中,還有一支不可小覷的勁旅--即威震海外的瓊商--海南商幫!

著名明清史專家、廣東中國經濟史研究會會長葉顯恩教授解釋:「海商」一詞,除了指瓊商,還寓意海南商人的大海情懷、冒險精神和海洋文化特質。海商精神由瓊島獨特的生態環境和人文歷史鑄就,它因海而生、依海而長,在海上絲綢之路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史書記載,早在秦漢時期,海南商人就從北部灣起航,為海絲之路立下頭功。以後歷朝歷代,海商沿茷n海絲路,開創獨家經營的海洋貿易模式,大大推動了海上絲路的繁榮,堪稱商品經濟弄潮兒。

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冼夫人(512-602),是一位將海南島重新劃歸中華版圖、在海南恢復郡縣制的百越女傑,她對助推和捍衛海上絲綢之路功不可沒。她足跡遍及海絲之路沿線,包括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等廣袤地區,後人追隨她的足跡世代劈波斬浪,經營的船隊來往海絲之路,成為「海商」主力軍,所以周恩來總理稱冼夫人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夫人深受海內外華商華人追崇,迄今全球有冼夫人廟2,000餘座,遍佈港、澳、台及東南亞各國。穿越千年時空,海絲路上至今迴蕩蚎峇茠漕洎窗A隨荂u一帶一路」號角吹響,冼夫人精神已與海絲之路凝為一體了!

唐、宋時期,瓊商更通過海絲之路頻頻來往亞太地區,並將海上貿易帶到印度洋和阿拉伯世界。瓊島也成為海絲之路重要中轉站和補給站。南宋地理學家趙汝適在《諸蕃志》一書中專設了「海南」條目,對海南航線的特點、風險和祭神地點及海南商品貿易與市舶管理做了詳細描述。瓊島的海外貿易由原先的明珠、玳瑁、沉香等海上珍玩擴展到紡織、五金、木器和檳榔、椰子、花梨木等等。當時海南臨高(翁貝語族群)紡織業比較發達,黃道婆曾向臨高人學習紡織技藝,返回松江(上海)後又研發新的棉紡織品,中國紡織文化也由海絲之路傳至海外。

瀕臨大海的臨高素有「瓊島漁鄉」之譽,大量臨高人一直從事漁業生產,並由此帶動臨高的造船業。臨高造船技藝自古名揚海南,工匠們無須設計圖就能打造出經得起大風大浪的「廣船」。廣船即廣東船,是中式帆船之一,主要材質為鐵力木,它造型美觀、堅固耐用,下窄上寬狀猶如鳥的兩翼,是古代瓊商航海的利器,海商們就駕駛臨高的廣船浩浩蕩蕩「下南洋」。毋庸說,臨高人為海絲之路有荅S殊貢獻。據記載,18世紀上半期我國途經南海的商船多達300餘艘,其中90多艘為臨高造。所以去年三月海南省將「臨高廣船」公佈為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筆者曾造訪臨高縣一家造船廠。只見兩艘百噸級大船「骨架」已經成型,工匠們在船上有條不紊地搭骨架、建駕駛樓、安船板。為提升防水性能,他們還將石灰、桐油、椰絲調成灰漿填於船縫。廠長告訴我,臨高製船技術代代相傳,造一艘船百餘道工序,選優質木材是第一步,船體、龍骨、底骨、船板等不同位置用不同木材。「明天是個好日子,我們已備好拜神的酒食,龍骨上要繫紅布、鳴放鞭炮......」廠長說:「我們將祖先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為『一帶一路』加油添彩!」

到明代,瓊商「下南洋」愈趨頻繁,不少人還在沿海國家安家落戶,與當地人一起胼手胝足、開荒創業,開啟東南亞華僑之先河。一代代「海商」流血流汗艱苦打拚,終成支援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和中外人民友誼的紐帶和功臣。筆者曾在菲律賓拜見一位來自海南萬寧的老華僑,是當地商會會長,擁有電器廠、乳膠廠、百貨公司等多家企業,其祖上就是明末「下南洋」的瓊商,他自豪道:「我先祖就是海上絲綢之路開拓者,我們也在為『一帶一路』盡力呢!」

作為中國第三大僑鄉,迄今已有400多萬瓊籍人士落戶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各地的海南商會和華僑會館多達三四百家。瓊籍華商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就佔10%,如今新馬泰等國不少政要原籍也是海南島。馬來西亞著名華商何麟書就是海南樂會(今瓊海)人,他早於陳嘉庚就在馬來亞創建第一個橡膠園,又將橡膠成功引進海南,被譽為「中國橡膠之父」。海南文昌人宋耀如,也是通過海絲之路漂洋過海到的美國,經商致富後無私資助辛亥革命,成為孫中山堅定盟友。其膝下宋氏三姐妹和宋子文等均為影響中國現代史的風雲人物。

「海商」的開拓精神與報國情懷也被海南文化先賢寫進典籍。南宋時生於海南瓊州的「道士詩人」白玉蟾(1194-1229)有《題南海祠》一詩:「九十日秋多雨水,一千年史幾興亡。聖朝昌盛鯨波息,萬國迎琛舶卸檣」,足見當時南海已是海絲路上繁忙航道了。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也有多篇詩章提及海南,其《南海》詩曰:「朅來南海上,人死亂如麻。腥浪拍心碎,飆風吹鬢華。一山還一水,無國又無家。男子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展現了瓊商出生入死搏擊海浪的開拓精神。原籍海南瓊山的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邱濬(1421-1495)在《海儀》詩中云:「遠觀滄海闊,萬波總朝宗。溪壑流難滿,乾坤量有容。潛藏多貝寶,變化起魚龍;自覺胸襟大,汪汪無乃同!」展現了瓊商大海般廣闊胸襟和闖蕩世界的氣魄,謳歌了他們冒險、開拓、進取的大無畏精神,讀來令人感奮!

千百年來,海南人憑藉自身的倔強與自信,奔赴南洋及世界各地,精誠團結互相提攜,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瓊島商幫。他們已發展成一股對世界經濟卓有建樹的經濟體;同時他們也為回饋鄉梓建設海南爭作貢獻,為建設中國最大的國際旅遊島和自由貿易港再立新功。他們敢為人先的瓊商精神、戀祖愛鄉的瓊商氣質和實業興國的瓊商胸懷,贏得國人和世界的尊重。

2011世界海商論壇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會上發佈的《世界海商香港宣言》大大強化了全球瓊商的溝通與合作。葉顯恩教授披露,為增進「一帶一路」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今年12月,2018世界海商(博鰲)高端論壇將隆重舉行,我堅信:12月的海南,將再度聚焦全世界的目光,詩云--

劈波斬浪下南洋,

千古瓊商志如鋼。

一帶一路春風勁,

史上雄傑留華章!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