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適時應對挑戰 加速開拓機遇

2018-11-14

盧偉國 博士 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工程界)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主席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發表其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回應了社會的不同訴求,在增加土地和房屋供應、發展創新科技,推動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社福民生及青年發展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新措施,也採納了經民聯早前提出的100多項建議,包括填海造地、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公私營發展私人農地及撥款成立電梯維修基金等。上述舉措既聚焦當下,關顧民生;亦籌劃未來,為香港長遠發展注入增長動力,整體務實進取。立法會經過三天的辯論,通過了相關的致謝議案,顯示施政報告獲得社會主流民意的歡迎和肯定。我們認為,特區政府須加速前行,盡快落實各項政策措施,讓廣大市民早日受惠,以及準備好應對未來的種種挑戰。

應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美貿易糾紛升溫,加息周期又重新來臨,全球的經貿發展都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香港作為外向型經濟體難免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國際政經環境的不確定性和貿易戰的複雜性,有可能形成好像超強颱風「山竹」一樣的破壞力。因此,特區政府必須居安思危,為社會做好各項「防風措施」,預先評估各種外來因素對本港各行各業可能造成的衝擊,擬訂全盤的應對策略,務求在融資、開拓市場和減少貿易風險等方面,為工商及專業界適時提供各種支援,尤其要加強中小微企抵禦外來衝擊的能力,以維護本港經濟及就業巿場的穩定。

中長期而言,香港更需要拓展新的發展機遇。本港很多工商專業界別人士都非常關心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會為香港帶來什麼新機遇。今年的《施政報告》亦指出特區政府已採取一些具體措施,包括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會在推動「一帶一路」工作上擔當牽頭和統籌的角色,正在招聘「一帶一路」專員。

填海造地需決而即行

社會的另一關注焦點是,香港由於嚴重缺乏土地,令經濟民生大受影響。《施政報告》公佈「明日大嶼願景」,計劃盡快展開研究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人工島,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

本來政府回應社會的強烈訴求,展示加大力度開拓土地的決心,值得支持。但部分社會人士將「明日大嶼願景」妖魔化,例如幾位非建制派議員就致謝議案動議的修正案,就充滿危言聳聽的措辭。什麼「耗資可達1萬億元」、「有可能掏空庫房」、「破壞生態環境」等等,不但要求擱置或收回「明日大嶼願景」,甚至要政府「承諾在善用本港所有土地資源前,不再考慮填海建造人工島的方案」。

旱前,38名來自香港八所大專院校的經濟學者,發表聯署聲明,有理有據地指出該填海計劃「不但是可負擔的方案,更加是上佳的社會投資」,同時批評社會上不少有關「明日大嶼」的議論均屬立場先行及情緒化的口號,甚至流於煽動民情的民粹政治操作,可謂一針見血。

期待特區政府要「議而即決、決而即行」!盡快交代填海規劃的詳情,然後向立法會財委會申請填海所涉及前期工程、可行性研究的撥款,加快填海步伐,讓更多市民早日安居樂業。

另外一些社會民生議題也需重視,在安全城市方面,香港曾接連發生升降機意外事故,造成人命傷亡,升降機的安全隱患引起市民廣泛關注。我曾多次聯繫業界人士與官員和經民聯議員開會,力促當局盡快拆除這個潛在的「都市炸彈」。經民聯更建議政府撥款成立「升降機安全更新大行動」專項基金,向有需要的大廈法團和業主提供部分資助,用作升降機的維修更新或更換。我樂於見到,政府宣佈推出25億元的「優化升降機資助計劃」,期待當局盡快啟動計劃,並且為有需要的業主提供工程、法律知識上的支援。同時增撥資源培訓技術人員,鼓勵更多年輕人入行。

特區政府必須審時度勢,善用財政盈餘,適時投放足夠的社會資源,讓社會各階層可以應對各種挑戰,同時政府也以創新思維,為香港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使廣大市民安居樂業,亦為新一代創造更多的向上流動的機遇。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