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反對派捏造反填海民意圖誤導公眾

2018-11-14

柳頤衡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行政會議前,被問到反對派的民調指約五成人反對「明日大嶼」計劃,林鄭月娥說,本港土地不足是公認的事實,現時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已「惡化」至5.5年,政府有責任回應,而填海是增加土地不能迴避的方法,亦符合施政報告中提出在土地工作方面要未雨綢繆的做法。

反對派會議召集人毛孟靜攻擊林鄭月娥想一手撥開對自己不利的民調結果,又指民調反映社會對「明日大嶼願景」意見分歧,已經造成社會撕裂,她聲稱發展棕地比填海造地快云云。

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斥資4萬元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民調稱,39%受訪者支持填海1,700公頃興建人工島,反對方案則有49%;另有7成受訪者分別認為應先處理棕地及收回粉嶺高爾夫球場,才考慮填海造地云云。

眾所周知,鍾庭耀主理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鍾氏民調」),從來只是一門生意,收取酬金為僱主提供所需要的民調服務。這次反對派立法會議員斥資4萬元委託「鍾氏民調」偽造反填海民意,也是借「鍾氏民調」反政府的新搞作。例如,此次「鍾氏民調」問,是否支持先發展棕地之後才填海,有7成市民支持;公民黨的調查問法也是,是否同意政府應先收回高球場、閒置官地和棕地才決定填海,得出六成九人同意。魔鬼在細節,調查問題的設計也有強烈的誘導性,能夠先發展棕地,市民當然選擇棕地,而捨棄填海。但是,反對派有沒有告訴被訪者,收回棕地費時失事,還要用新土地來安排棕地上的原有作業者;反對派有沒有告訴被訪者,新界東北計劃,主要就是收回棕地來發展,但正因為反對派的阻撓,至今政府一塊地都未能收回!

毛孟靜聲稱,發展棕地比填海造地快,根本站不住腳。事實上,從收地需時看,棕地變成熟地,未必比填海快,發展棕地從公眾諮詢、改劃用途到收地、清拆與涉及的補償安置,往往需時10年以上。所需費用也比填海高,發展局早前透露,現時填海成本每呎約1,300至1,500元,而棕地業主肯接受的土地賠償金額遠高於此。此外,只有填海能供應一塊完整且面積較大、方便規劃的土地。

事實上,香港主流民意支持維港以外填海的取向日趨清晰。中文大學香港亞太區研究所的調查發現,逾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香港需再次發展規模相當於沙田的大型新市鎮;有46.8%市民贊成維港以外填海,不贊成的市民則有31.1%,淨支持度達15.7%。逢填海必反的聲音,並不代表大多數港人的心聲。

反對派捏造反填海民意誤導公眾,企圖令「明日大嶼」計劃又成為議而不決的犧牲品,最終犧牲的是港人的安居夢想和權利。相信廣大市民會在填海問題上冷靜思考,作出理性判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