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珠海航展「中國創造」技驚世界

2018-11-13

宋忠平 鳳凰衛視評論員

兩年一度的珠海航展安全落下帷幕。珠海航展走過了12屆,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好看。而從飛行表演的角度來看,最吸睛的就是殲-20的三機編隊和殲-10B矢量驗證機的漫步獨舞。殲-20已正式列裝服役,並形成了初步的單機和編隊協同作戰能力,這與試飛階段還是大不相同的。這就是地道的「中國創造」。

WS-600打擊精度在10米內

殲-10B矢量驗證機在本屆航展上是技壓群雄,「落葉飄」、「超級眼鏡蛇」等特技動作也只有俄羅斯蘇-35能做到,但殲-10B的飛控系統要比蘇-35更複雜、更先進,這也充分說明了中國航空工業基礎能力獲突飛猛進的發展。

從中國全流程設計製造並完全掌握了渦扇-10大推重比發動機開始,到完成了具有矢量推力功能的渦扇-10B發動機,這種「中國創造」的速度是驚人的。相信殲-20也會使用渦扇-10B特種發動機展示超機動性能,並最終配備上更為先進的渦扇-15矢量發動機。解決了「心臟病」問題,中國航空工業和解放軍就會更牛。雖然矢量推力技術不是萬能的,但與隱身和超視距作戰能力相結合,就能讓空中作戰平台更具威懾力。

中國航天科工展示的CM-401反艦戰術彈道導彈也是典型的「中國創造」。這款塗裝為海軍迷彩的彈道導彈可以在臨近空間滑躍飛行,實現高空高速突防,並可對目標實施戰術飽和攻擊,讓對手防不勝防。CM-401導彈採用雙聯裝陸基車輛TEL發射方式,同時具備在大型水面艦艇和作戰飛機平台上部署的多平台一體應用能力。為了準確對抗不同目標,CM-401導彈可選擇不同的導引頭攻擊不同的目標,比如換裝合成孔徑雷達導引可實施對固定目標打擊,採用主動雷達導引可實施對海上慢速移動目標精確打擊。這種射程290公里並符合國際法的導彈對於那些希望維護海洋權益的國家無疑是最佳的防禦性武器。

中國航天科技展示的WS-600導彈也是「中國創造」的典型代表。這款塗裝為沙漠迷彩的彈道導彈從遠處看以為是防空導彈,但實際上是四聯裝的戰術彈道導彈,全球獨一份,大名鼎鼎的俄羅斯「伊斯坎德爾」導彈也就是兩聯裝,CM-401反艦戰術彈道導彈也是兩聯裝配置,四聯裝的WS-600導彈火力之強大也就可想而知。不僅如此,如今在中國彈道導彈武器庫裡,「打航母」已經成了標配,WS-600導彈也具備強大的反艦能力,並與CM-401導彈類似,可換裝包括衛星導航、紅外、雷達等在內的多種導引方式,讓這款導彈的打擊精度可控制在10米以內,實現點對點的精確打擊。290公里的射程也不違反規定,加之這也是一款防禦性武器,買着放心,用着也放心。

「中國製造」雷達成東海防禦重器

在航展期間,包括609情報雷達在內的多款先進雷達都悉數亮相,這種「中國製造」的新產品也讓解放軍的防空反導能力更強,尤其是面對對手在東海方向不斷部署的F-22A和F-35A/B隱身戰鬥機的巨大威脅,解放軍部署的新型反隱身雷達及網絡體系也就顯得至關重要。

本屆航展最典型的特色就是無人機特別多,中航工業、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兵器集團、科研院所以及民營公司等,都在紛紛染指無人機,這些無人機都是「中國創造」的佼佼者。航天科技的「彩虹-7」隱身無人機讓觀眾認識到中國版的X-47B登上航母就是時間問題;「彩虹-10」傾轉旋翼無人機更是走在了此類有人機研製的前列;航天科技和西工大各自研製的太陽能無人機也都做到了長航時滯空,並能攜帶更多任務載荷工作;東風集團更是把無人機與「猛士」裝甲車完美結合,打造了威猛一體化的情報支援車。

這屆航展可以說是「陸海空天電」各類裝備俱全,也是一次體系化作戰能力的集中展示,尤其是重視奪取制電磁權和制天權也是本屆航展的一大特點和亮點。航展期間,外國武官和代表團頻頻亮相,多方諮詢並簽約,這也讓中國防務產品借此走向國際市場,並成為經得起市場和戰場雙重檢驗的明星產品,而「中國創造」的新裝備無疑又是航展中的最大贏家。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