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演藝蝶影】羅蘭姐給大學生的借鏡

2018-11-23

小蝶

兩星期前,香港浸會大學邀請我擔任其「拉闊文化」的「名人聚」主持,並希望我邀請一位名人當講座的嘉賓。我立時想起羅蘭姐。

羅蘭姐雖然是影視圈的資深前輩,但她與大學生之間並無半點距離。年輕人不但都認識她,而且非常喜愛她,她的「龍婆」和萬聖節形象更是深入年輕人心中。

最近,她更榮獲嶺南大學頒發榮譽院士榮銜,在學術上更具資格。還有,她本身是一位真誠、健談、關心別人,且慣於與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的藝人,我亦與她熟稔,所以我相信她任講座嘉賓應該是非常合適。

羅蘭姐真是爽快的人,雖然她這陣子忙於拍劇和應付其他工作,也立即答應騰出時間與浸會大學的學生會面。她為了令我不用顧忌,事先還叮囑我說︰「你問我什麼都可以,我都會一一回答你。」真是非常體貼。

那天,我們接羅蘭姐到浸會的校園。她的雙足一踏出車門,已經有一班學生排着隊伍等候與她拍照。雖然她被阻着到講座,卻依然和顏悅色地與所有學生逐一拍照,令大家盡興而歸。

那天到場的學生非常多,應該暫時是「名人聚」最多學生出席的一次講座吧?我和羅蘭姐坐在台上,一談就是一個半小時。我們談什麼?由羅蘭姐怎樣由圍觀看拍電影而變成小演員開始談起,跟着談她的電影演員生涯,再談她在電視台的工作,以及她的生活見聞和體會。羅蘭姐若不當演員,一定可以做一名演說家,因為她侃侃而談一小時,台下觀眾不但沒有不耐煩,反而都聽得津津有味,可見她說話是何等動聽。

我為了令講座更加吸引,特別尋找一些羅蘭姐的舊照在場放映。我相信當天絕大部分的觀眾都未曾一睹羅蘭姐昔時的風采,難怪大家都感到甚有趣味。其中有些照片連羅蘭姐也沒有,因為是我特別為此講座而向另一位前輩借來的。當羅蘭姐談到她的「考牌之作」--她在電視劇《神鵰俠侶》中扮演裘千尺一角時,大會放出她的造型照,不少學生立時為羅蘭姐肯為藝術而犧牲的精神而動容。

我知道學生們可能會看過羅蘭姐的「龍婆」演出,但卻未必看過她在粵語片時代的演出。我為此從眾多粵語片中搜羅兩齣在講座中播映(我得承認這花上了我甚多時間和精神),可惜因為時間關係,只能播出其中一齣的片段。片中羅蘭姐與麥基演對手戲,麥基鬧了不少笑話,引得學生們都看得哈哈大笑。

在講座結束前,我特別對學生解釋我邀請羅蘭姐與他們分享她的人生路的其中一個原因︰羅蘭姐小時因戰亂而被迫停學,但她沒有放棄自己。她一邊努力工作,一邊上夜學進修。正如她在講座中所說,若非當初她堅持學習英文,她今天也不能聘請只會跟她說英語的菲傭了。她中學也未能完成,今天卻能獲得大學頒發院士榮銜;她由一名小小電影演員,憑着自己多年來不懈的努力和頑強的鬥志,終於登上影后的寶座。

我告訴學生﹕即使人生有任何困難和挫折,只要我們堅毅不屈,不放棄自己,總能跨過難關,定能成功。眼前的羅蘭姐的奮鬥史正是我這番話的最佳印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