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環球引頸以待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特朗普之會晤在過去的周末順利進行,雙方達成部分共識,包括同意停止相互加徵新關稅、美國於明年1月1日起維持中國2,000億美元商品的關稅在10%,不會按原計劃提高至25%。
中美爭取時間達成協議
同時,中國同意立即開始購買美國農產品,並承諾從美國購買可觀數量的農業、能源、工業及其他產品,以減少兩國貿易不平衡。惟會後聲明亦提到,如果雙方在90天內未能就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農產品、非關稅壁壘、網絡入侵和網絡盜竊、服務等貿易議題達成協議,那麼2,000億美元商品關稅將由10%提高至25%。筆者認為雙方達成共識和會面氣氛良好短期有助紓緩市場憂慮情緒,對提振環球股市有正面幫助,但90天後能否達成協議存疑,因此長遠仍有隱憂。
此外,其實這共識亦為兩國爭取一些時間。暫緩增加關稅無疑對中國有利,但美國的通脹壓力同時亦減輕一點,因為若第二輪2,000億美元商品關稅如期加至25%,市場便會關注第三輪2,670億美元商品關稅的時間表,而第三輪的清單內約60%是消費品,因此加徵關稅將推高美國通脹,繼而構成加息的壓力,故相信特朗普亦不想逼得太緊。
工資走勢利美聯儲加息
雖然上周聯儲局主席鮑威爾的言論被外界認為偏鴿,但筆者相信聯儲局短期的加息決定將主要取決於通脹情況而定。通脹除受油價因素影響外,就業情況尤其是工資走勢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國10月就業數據非常強勁:非農業新增職位遠超巿場預期、失業率維持3.7%(是1969年12月以來最低水平)、工資按年增長高達3.1%(為2009年金融海嘯以來首次突破3%水平),而市場亦預期本周末公佈的11月就業數據會維持增長勢頭,估計11月工資按年增長維持3.1%。就業數據持續強勁,加上特朗普上年的稅改和大興土木,相信短期內美國通脹偏強,因此,聯儲局短期內難以改變上調利率的政策。
再者,若美國日後經濟轉弱,聯儲局加多一點利率可增加多一些減息空間,以拯救經濟。是以,筆者認為聯儲局12月加息四分之一厘沒有懸念,同時預期明年上半年仍會加息兩次,下半年是否保持每季加息一次則視乎當時的經濟數據尤其是通脹數據而定,這亦解釋為何美元指數仍然停留在近期高位97水平附近。總括而言,短期股市有提振,長遠仍存隱憂。■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