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民主黨日前完成領導層換屆,胡志偉低票連任主席,而內定出任下屆主席的林卓廷,在中委選舉中的得票更只有63%。胡志偉、林卓廷的低票當選,反映兩人在黨內不得人心,能力表現都難孚眾望,不過實在是選無可選,其黨友才含淚支持。
胡志偉中庸之才,當選主席不過是蜀中無大將,至於林卓廷在黨內外四處樹敵,行事專橫,在他執掌民主黨新界東支部後,大力排除異己,尤其是全力「肅清」「前綫系」,不但引發黨內反彈,更引爆民主黨新一次退黨潮。「前綫系」成員紛紛退黨,這一場「兵變」勢將重創民主黨在新東實力。林卓廷這個「廉署權威」,能力不濟、人望不足、心胸狹窄,「未登天子位,先置殺人刀」,這樣的人不要說做一個政黨主席,就是當一個立法會議員都不夠格。
打遏「前綫系」讓其「自生自滅」
據悉這次新東退黨大軍多達50人,由大埔區議員區鎮樺、剛卸任民主黨副主席的沙田區議員李永成、將軍澳民生關注組主席柯耀林和沙田區議員丁仕元帶領,這四人素有「前綫系」「四大天王」之稱,是當年劉慧卿「前綫」時的舊部親信,當年劉帶兵投靠民主黨,這四人亦跟隨加入民主黨並成為新東支部核心,其中柯耀林更被視為民主黨新一代接班人。
然而好景不常,隨着何俊仁前助理林卓廷重返民主黨,迅即得到黨內主流派看重,派他落戶新界東接班劉慧卿,林卓廷「空降」新東自然觸動「前綫系」的利益和發展空間,而且林卓廷眼高於頂,自命不凡,以為得到主流派的支持,一向看不起「前綫系」一眾「降將」,隨着他逐步執掌新東支部大權,為求立威,對於「前綫系」的打遏更加不遺餘力,不但資源嚴重傾斜到自己派系,而且更將一些「豬頭骨」的選區分給「前綫系」,讓他們「自生自滅」。而在新東支部內,林卓廷更是一言堂,完全漠視「前綫系」的聲音和訴求,其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肅清」這些非民主黨「親生仔」的「降將」,集中大權讓自己可以安然接任主席。
「前綫系」奮起反擊多成員退黨
林卓廷的霸道行徑引起「前綫系」反彈,為生存計急須集結力量,柯耀林等人為此成立將軍澳民生關注組,就是為自身出選作準備。始終,林卓廷控制了民主黨資源,他們為了參選自然要另結同盟互相支援,但此舉卻又成為了林卓廷「清黨」的理據,認為他們不應以「雙牌頭」出選,此舉是「圖謀不軌」,更擔心他們會重走當年范國威等人成立「新民主同盟」的舊路,成為民主黨心腹大患,所以必須大力打擊,迫他們放棄以「雙牌頭」參選。然而,林卓廷的打遏反而激起更多「前綫系」的反擊,最終導致大批新東成員憤而退黨。
其實,民主黨大佬早已知道新東「兵變」問題,劉慧卿重新出山參選紀委,某程度也有穩定「前綫系」的意味。然而,林卓廷欺人太甚,資源不給、選區不讓,甚至連組成聯盟也不准,這等於是要迫「前綫系」造反,最終他如願以償,令民主黨新界東元氣大傷,白白便宜了其他反對派。
或者,在林卓廷眼中,單靠民主黨的票源足以保住他新東一個議席,所以不怕「前綫系」退黨,但前幾次「兵變」經驗已說明,民主黨每次爆出退黨潮,實力都難復舊觀,聲勢都每況愈下,林卓廷為了一己之私,為了「肅清」「前綫系」,最終引爆民主黨新東「兵變」,如此毫無大局意識的政客,竟成為民主黨內定主席,民主黨之不堪及墮落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