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 資深評論員
台灣的政黨政治歷來就是「統獨」之爭、藍綠對峙,沒有第三條路可走。自四年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以無黨無派參選獲勝,「白色力量」成為街談巷議。台灣有沒有藍綠之外的第三力量?這次「九合一」選舉成為最好的試金石。選前,台灣民調就顯示,有超過50%的選民自認不支持黨派、不欣賞藍綠的中間選民,更有57%的選民認為在國民黨和民進黨之間應該有一個新的政黨。雖然學者們都懷疑會有第三力量存在,認為到投票選舉時都會歸邊,但選舉結果告訴我們,台灣不問藍綠的第三力量已然成軍。
獲中間選民支持成致勝關鍵
最好的例子還是柯文哲續任台北市長,雖然只比對手丁守中多了逾3,000票的微弱多數當選,但他保持了無黨無派獲勝的紀綠。四年前,柯文哲雖說沒有黨派立場,實際上獲得民進黨支持。這次選舉,白綠分道揚鑣,柯文哲憑借自身力量,要超越藍綠,在今年南部的韓國瑜效應的藍色旋風壓境下,依然保持四年前的戰績。柯文哲的得票加上民進黨姚文智的選票,差不多就是他上屆選舉的得票數。他的中間選民仍然在,而且成為「白色力量」的堅定支持。
反觀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丁守中,在藍軍氣勢如虹、民進黨放棄柯文哲積極輔選姚文智後,整個戰略局勢完全有利,而且國民黨高層人士傾巢為他站台,催化藍軍投票數。但是選舉結果,丁守中的得票率,卻沒有超越四年前國民黨最弱勢時的連勝文,顯示國民黨的支持者在這場大選中仍沒有全數歸隊。國民黨的基本盤有流向無黨派力量的跡象,民意流向清堙C
值得一提的是,選舉造勢接近尾聲,柯文哲的競選總幹事小野卻拍攝影片支持高雄的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這下在白色力量中炸開了鍋,引發中間選民不滿,還出現柯粉流失的狀況。柯文哲競選辦公室一度要打出選情危急的告示,柯文哲加緊掃街,和台北選民在街上一一握手致意。這給柯文哲教訓,中間選民不要藍綠,要超越藍綠,你柯文哲也不能三心二意。
令台灣選舉風雲突變的「韓國瑜現象」,淡化國民黨的色彩,沒用黨的力量輔選,不需黨內大佬為之站台,造勢晚會不搖動國民黨的旗幟,更減少藍綠之爭的意識形態,打的就是經濟牌、民生牌。爭取的不僅是藍營的力量,更是中間選民甚至綠色選民。有人稱,如果韓國瑜無黨籍,可能會選得更加輕鬆。民調顯示,藍營人士91%滿意韓國瑜,中立選民中63%滿意韓國瑜的表現。可以看出,韓國瑜和中間選民之間的互動關係。
第三力量期盼優秀政治精英
台灣社會裡是否有所謂的中間選民,一直是各方爭論不休的議題。一方認為,台灣是有一大塊無特定政治立場的中間選民,但另方卻認為在藍綠高度動員下,雙方已經壁壘分明,無特定政治立場的中間選民根本存在不了,不然就是少到可以忽略。如今,台灣卻不然,中間選民不僅最大,且在選舉中顯示主導力量。
我的觀察是,台灣中間選民的選票力量,除了在柯文哲選舉中明顯得到驗證,在「韓國瑜現象」中部分顯示力量之外,還無法有更多的全面力證。因為,在台灣藍綠兩黨政治之外,第三力量可供選擇的優秀政治精英還不多,中間選民只能忍痛選黨。第三力量能否有更多精英出現,決定這支力量可以維持多久以及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