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龍安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2019年到來,首先傳來美國總統特朗普邀請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的消息,透露了中美兩國的貿易磋商取得良好進展,有機會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去年11月和12月兩次股市大跌,預示如果繼續打貿易戰,中國固然受到衝擊,對美國的損害更大,更拖累全世界進入經濟衰退。中國做好應對挑戰的準備,全面開放改革、降稅減費、進一步開放市場,讓全世界享受中國發展的紅利,今年中國經濟總量有望達到90萬億元人民幣,經濟能保持6.5%左右的預期增速,人均GDP也將達到9,900美元,外匯儲備穩定在3萬億美元。這些漂亮的經濟「成績單」,再次證明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基本面,依然是全球經濟的「壓艙石」。
港人清楚看到,搭上國家經濟發展的「快速列車」,香港今年的經濟形勢依然樂觀。但是,我們也應看到,日本、韓國、歐盟的出口在收縮,全世界的貿易總額正在下降。香港是一個細小的外向型經濟體,面對全世界複雜多變的政治、經濟形勢,買家的實力走下坡,香港的出口業、旅遊業都面臨嚴峻挑戰。
做好應對各種可能的準備
去年第一季度,香港經濟增長為4%,到了第三季度,已經下跌到2.9%,估計第四季的表現會更差。香港的出口形勢,並非香港所能控制,西方大力收縮資產負債表,減少貨幣發行,所有投資工具如股票、地產、戰略物資,將出現下調趨勢,影響西方民眾的消費能力,自然影響到香港。
我們希望,中美貿易戰能夠化干戈為玉帛,全世界重新走上共同發展之路,推動經濟一體化。過去一段時間,似乎露出了一點曙光,但我們仍然要做好應對各種可能的準備。
中國去年外貿額增長了11%,主要原因是中國全力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新興市場,這些國家的經濟活力和貿易潛力,像火山一樣爆發出來。香港工商界更應靈活變通,「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應該考慮出口市場多元化,也應跟隨國家開拓「一帶一路」市場,這個工作做得越快越好,今年香港經濟增長保持在3.5%大有可能。
今年又是加快5G商用步伐的重要年頭,也是互聯網、物聯網升級的重要年頭。香港一定要跟隨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潮流,改革生產和銷售的模式,如果落後於時代發展,就可能被淘汰。工商界應積極支持特區政府,加快創科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多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區塊鏈這些新技術,節省成本,提升競爭力。
中產專業人士,今後也要開拓新的專業服務市場,與工商界和投資者構建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舉行更多的座談會、研討會,建立恒常的工作機制,統籌活動。希望特區政府加強對工商界、專業界的支持,包括給予財政上的援助。
把握大灣區「一帶一路」機遇
我們也希望香港的新聞機構,加強報道世界各國的商業機會和產業園區的發展,加強創新科技的科普教育,引導香港年輕一代認識中國內地的科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的機會,多報道成功創業的香港青年典型人物,讓香港形成拚經濟、穩民生、鼓勵創新的氣氛。
香港各界人士要看到,世界面對百年未遇的大變局,新科技運用,使發展中國家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可能大大增加。科技競爭如逆水行舟,有準備的國家和地區將能轉危為機,實現大發展大上升。只顧內鬥和民粹的國家和地區,經濟必然急劇衰落,競爭力萎縮。大力創新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開拓新市場,已成為香港人的歷史使命和必然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