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和平統一是台灣之福 也是國家民族之福

2019-01-07

劉國深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的重要講話,全面系統地概述了台灣問題的由來,特別是總結了70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和歷史定論,在此基礎上闡述了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目標、趨勢、基礎、原則、方法和道路。這是一份凝聚國家智慧的權威性文件,對改善對台工作的政策環境,統一大陸的認識具有重大意義;對台灣來說,習主席的講話言辭懇切,情深意長,入情入理,澄清了許多台灣社會長期存在的模糊和錯誤認知,對於台灣各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必將產生重大的推動作用。

習主席指出:「台灣問題的產生和演變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命運休戚相關。」這是很有歷史感和前瞻性的論斷。把台灣問題和中華民族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有充分的歷史依據為支撐,也讓我們深入了解問題的根源,又讓我們找到解決台灣問題的根本出路,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講話中提到的「台灣同胞為祖國大陸改革開放作出重大貢獻,也分享了大陸發展機遇。」這肯定了台灣同胞在大陸改革開放的積極角色和重要作用,同時實事求是地指出兩岸已經是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攸關台灣民眾的福祉,台灣民眾的福祉繫於中華民族的復興。

展現解決台灣問題的自信和定力

「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產生,必將隨着民族復興而終結!」習主席此一相當重要、合乎邏輯的論斷,振奮人心,催人奮進。當對台灣問題感到迷茫、困頓和不耐之時,更要冷靜思考習主席此論斷,才能避免浮躁情緒,找準努力的正確方向。目前大陸有太多人還沒有深入領會習主席反覆強調的我們在台灣問題上的自信和定力,台灣問題一有點起伏,有人就發表過激言論,沒有看到中華民族已經走上偉大復興的道路,我們從來沒有如此接近偉大復興,中國有足夠能力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需要用更多時間和空間,以最小代價,實現國家統一。

習主席強調,「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認真思考台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這句話特別值得台灣各界認真領會。「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振聾發聵,直指台灣問題要害。台灣人心裡都清楚,自己是中國人,卻因為不敢面對兩岸的政治現實,產生對國家認同的信心動搖。習主席請台灣同胞「認真思考台灣在民族復興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鼓勵台灣同胞樹立信心,認清自己的重要價值,在民族復興過程中充分展現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習主席首次提出:「『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這明確表明,大陸在「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具體形式持開放態度,願意和台灣各界共同商議,找到最合情合理的兩岸和平統一方案,有力地澄清了台灣社會中醜化「一國兩制」的錯誤言論。

講話提到:「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台灣任何政黨、團體同我們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礙。」再次強調大陸不迴避與台灣任何政黨展開交往,其實也是對民進黨等政黨和團體預留了交往的大門,只要民進黨回到「一個中國」的原則立場,大陸願意立即與民進黨展開接觸,希望民進黨當局珍惜大陸的善意。

習主席再次強調,「儘管海峽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這段話,很多人沒有充分認識其中意涵,我認為要大力宣傳解釋。我們通常說「統一」這個詞的時候,不同語境下,理解不盡然相同。

和平統一是台灣同胞的最大幸福

在主權和領土意義上,國家統一是現狀,我們的工作重點是維護國家統一;但政權意義上,國家尚未完全統一。因此,我們要努力告訴民眾,我們追求國家完全統一,重點在於兩岸政權的統一。在「一國兩制」方針下,政權統一的方式可以共同商議。

最後,習主席提出:「『台獨』只會給台灣帶來深重禍害,和平統一之後,台灣將永保太平,民眾將安居樂業」「像珍視自己的眼睛一樣珍視和平,像追求人生的幸福一樣追求統一。」這似乎有點「苦口婆心」,但對今天的台灣,這樣的「苦口婆心」顯得特別重要。習主席完全從台灣同胞的利益出發,希望台灣同胞心平氣和地思考台灣的前途,認清「台獨」沒有前途,和平統一才是台灣同胞的最大幸福,也是國家、民族之福。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