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習主席指引兩岸發展 祖國統一前景光明

2019-01-05

許榮茂 全國政協常委 新家園協會董事會主席

40年前,我作為兩岸歷史轉折的「親歷者」,見證了《告台灣同胞書》的發表。一封致台灣同胞的家書,一聲「親愛的台灣同胞」的呼喚,讓我無比激動。

《告台灣同胞書》宛如春風,安撫了台灣同胞對大陸的鄉愁,吹融了海峽兩岸的堅冰。從那天起,兩岸的藩籬開始鬆動,兩岸關係由此揭開新的歷史篇章,兩岸互通交流逐漸匯成浩浩蕩蕩的歷史大潮。

新時代對台工作的綱領性指引

40年後,我作為兩岸和平統一事業的「參與者」,作為全球反「獨」促統大會的榮譽主席,學習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再次感受到大陸對台灣同胞的親切呼喚、「兩岸一家人」的親情,讓我無比振奮,更感到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實現國家統一使命光榮、責任重大。

習主席的講話,全面闡述了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重大政策主張,具有劃時代意義,是指引新時代對台工作的綱領性文件,進一步堅定了兩岸同胞的信心,繼續團結包括廣大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共同致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完成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回首40年來,海峽兩岸局勢歷經風雲變幻,不變的是我們推動解決台灣問題、完成祖國統一的初心。大陸始終秉持「兩岸一家親」的同胞之情,清晰劃定反「台獨」紅線,同時展現最大善意和誠意,堅持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推動兩岸經貿文化交流,讓台灣民眾分享更多大陸發展的紅利,顯示大陸對台政策日益自信、理性、務實,受到越來越多台灣同胞的歡迎和支持。

各界為兩岸和平發展獻力獻計

習主席強調,「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兩岸的事是兩岸同胞的家裡事,當然也應該由家裡人商量着辦。」和平統一已由願景成為明確的路線圖,我相信,在實現祖國統一的路上,包括港人在內的中華兒女一定樂於發揮自身優勢,為兩岸關係進一步走近走好獻力獻計。

有感於此,我有三點提議:

一、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營造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氣氛。

「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石,需要牢記於心。大陸、港澳和台灣有關方面,應通過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為媒介,強化兩岸民眾對「一個中國」共識,形成遏「獨」促統的強大民意力量。

二、借鏡港澳落實「一國兩制」的成功經驗,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中央以「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妥善解決了港澳回歸祖國的問題。回歸以來的實踐證明,港澳共享了國家改革開放的成果,與內地形成了命運與共、合作共贏的緊密關係。港澳在國家統一和改革開放的寶貴經驗,是處理台灣問題的重要參考。台灣同胞、年輕人也應積極融入大陸,在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建設中,把握更大機遇,開創更美好前途。

三、以僑為橋,文化先行, 實現同胞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

文以載道,文以化人。華人華僑應「以僑為橋」,深化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通過舉辦中華文化展、交流會等形式,增強台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

「台灣前途在於國家統一,中國人要幫中國人」,只有推動和平統一,台灣同胞才能有更強的參與感、更多的獲得感。兩岸的深層次交流,需要政府、民間及社會共同參與。我一直對兩岸的經貿發展和商界合作頗為關注,多次率團訪台,連續5年舉辦兩岸四地後ECFA民間企業峰會,簽訂合作倡議書,還帶領中國僑商聯合會舉辦兩岸僑商發展峰會,實現了兩岸大型僑商組織首次在台北聚首。

僑商要繼續當好「金絲帶」、「連心橋」,不斷為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鋪路搭橋、貢獻力量,以實際行動,力促台灣企業及民眾共擔民族復興的重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榮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