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余韻)教育局首席教育主任(課程發展)鄭銘強昨日於教育局網頁《局中人語》撰文,以《適切的校內外學習活動,培育資優學生多元智能》為題,分享培訓資優學生的經驗,提醒家長在選擇課外課程時,需要了解學生的興趣及專長,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鄭銘強介紹指,有些資優學生在學習或社交方面出現困難,要好好培育才能成為「耀眼的瑰寶」。他指校方可以善用教學策略及教育局資源,提升學生創意、解難或領導能力,也可以安排課後培訓項目作進階學習。
在校外,家長則可為資優子女選擇高質素的課外學習活動,教育局、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和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香港委員會每年均合辦「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香港選拔賽」及數學增益課程,該課程的選拔過程嚴謹,除涵蓋進階數學,也着重培訓學生思考、溝通和團體合作精神。
他指出,坊間有標榜培訓學生參賽的課程,不少只是注重強記及操練,家長若為子女報讀這類具商業性質的課程,無疑是「揠苗助長」;對數學天分稍遜的子女而言更是「吃不消」,最終只會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
他提醒家長,需要了解子女的興趣與專長,並多與學校溝通,參考教師的專業意見後,才考慮安排相關培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