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青年議政:發展鄉村旅遊助脫貧致富

2019-03-16

吳子倫 雲浮市青聯委員 司南創新聯盟成員

內地脫貧攻堅正值重要階段,各省市及部門均重點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國家農業農村部早前透露有關投資規模至少在7萬億元人民幣以上,可看出鄉村發展備受重視。不少人以為鄉村振興只包括提升農副產品質素、增加出口,但它所涵蓋的內容其實非常廣泛,當中鄉村旅遊便是一個不能忽略的一環。

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近年正迅速發展,遊客接待數目從2012年的7.2億人次增至2017年的28億人次,增長高達2.89倍。同期,全國鄉村旅遊收入增長接近2.1倍,達7,400億元人民幣。鄉村旅遊產業已經讓700萬戶農民受益,脫貧成效顯著,可是鄉村旅遊有多方面仍需優化。

鄉村的基礎設施是最需要改善的地方。筆者曾考察內地鄉村,不少道路還沒修好,外地旅客不易到達。加上通訊網絡及電網等仍未完善,更讓部分潛在旅客卻步。各省市政府必須修築好上述基礎設施,讓鄉村交通變得方便,以增加遊客的數目。

產業鏈過短過窄也是明顯短板。跟鄉村旅遊有關的上游和下游產業,包括酒店、餐飲及商店等,多半各自經營,鮮有合作,為顧客體驗帶來負面影響。各省市的大型企業可以牽頭在保留鄉村「文化」下整合產業鏈,形成規模效應,既能減低營運成本,同時提升遊客服務體驗增加消費,互利共贏。

鄉村旅遊已經發展多年,但有不少仍停留在「吃農家飯」、「住農家院」的初級階段,單一的旅遊體驗會導致吸引力下降。現時,有部分地區舉辦了「美麗鄉村休閒旅遊行」等主題活動,讓活動品牌化,增加鄉村的吸引力。不過村民也要多動腦筋,持續加入新元素,保持景點的競爭力。

最後,鄉村缺乏工作機會導致人口持續外流,結構偏向高齡化,鄉村旅遊未來發展可能遇上瓶頸。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鄉村常住人口有5億6千多萬人,減少1,260萬人。香港專業人士可在內地成立培訓學院,為有志加入鄉村旅遊行業的人員提供持續培訓,使鄉村旅遊管理成為專業,不但能吸引青年回到鄉村,更提高服務質素及可持續性。

鄉村旅遊仍有不少成長空間,內地及香港各持份者必須利用自身優勢作出貢獻,齊心做好扶貧工作。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