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至春秋時期的詩歌,共305篇,反映了周初至春秋時期約500年間的社會面貌,包括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植物等,可說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詩經》的作者已無法考證,相傳由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詩經》為中國第一部純文學的專著,是後世詩歌的鼻祖,影響了後世中國詩的修辭和押韻原則。孔子對《詩經》很是欣賞,他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他認為《詩經》有教化作用,「溫柔敦厚,詩教也」,令人讀後可陶冶性情,甚至說「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孔子認為,研習《詩經》可以培養聯想力,提高觀察力,增進學識,學習諷刺方法,更可以學會侍奉父母、服侍君主的方法,從而達至「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
《詩經》的內容都是歌詞,原本都可以合樂歌唱。這些樂曲的樂調各有不同,大體以《風》、《雅》、《頌》作為分類。《風》是當時各諸侯國地方的樂曲。《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即周天子都城附近的樂曲,又分《小雅》和《大雅》。《小雅》為宴請賓客之音樂,《大雅》則是國君接受臣下朝拜,陳述勸戒的音樂,多數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也有的是民間詩歌,內容大多跟政治相關。《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是周室貴族祭神祭祖,或讚美治者功德的樂曲,演奏時常配以舞蹈,後人考據大概是當時史官或巫祝等人所作。
詩經的表現手法可分為「賦」、「比」、「興」。三者的含義以朱熹《詩集傳》的解釋最為精準:「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賦」就是「鋪陳直敘」,即直陳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經過,這種手法常見於《頌》和《大雅》。
「比」是指「託物擬況」,即是打比方,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件事物,如《鄘風.相鼠》、《魏風.碩鼠》,用討厭的老鼠比喻統治者的貪婪。
「興」就是「託物起興」,即從一件事物聯想到另外一件事物,詩歌開首不直說主旨,而是先言他物,再興起聯想,如《周南.桃夭》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為興,渲染氣氛,令人由此聯想到新娘出嫁時如桃花盛放的美貌。
《詩經》在千百年來被人反覆誦讀、研究,有不少詩句已化成常用的成語,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例如︰「一日三秋」、「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輾轉反側」、「未雨綢繆」、「憂心忡忡」、「小心翼翼」、「投桃報李」等。
■迪尼路 現職中學教師 gglit@hotmail.com
逢星期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