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廣東人有以下的一句歇後語:
啞仔食黃蓮--有苦自己知
其他的版本是:
啞子吃黃蓮--有苦自己知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啞巴食黃蓮--有苦難說
「黃蓮」是中藥裡最苦的藥材;「啞仔」(啞子/啞巴)是生理上失去語言能力的人。此歇後語的意思是,即便吃了很苦的「黃蓮」,也無法說出口;比喻做了不道德或不合法事情的人,即便吃了虧,也不敢張揚或申訴,只有默默地承受着,如同「啞忍」、「吃啞巴虧/啞巴虧」或「吃悶虧」。
廣東人也會用以下一詞來作上面的描述:
暗啞抵
有人認為意念大抵來自:
「暗」地裡,「啞」口無言地「抵」受着
由於「啞」已暗藏「暗」的意思,所以筆者認為這說法流於堆砌。
書面語中,「喑啞」與「啞」意同,也指「啞巴」。「喑」,讀「音」,與「暗」近形,致使不少人以為「喑」、「暗」是同一回事。如此看來,「暗啞抵」是由「喑啞抵」誤打誤撞出來的:
「喑啞」對「啞」、「抵」對「忍」;「喑啞抵」相當於「啞忍」
「喑啞抵」相當於「像啞巴般只能抵受着痛苦」
示例1:
六十幾歲人,仲「衰」(墮入)網上情騙;唯有「暗啞抵」,講出嚟「盞」(只會)畀人「笑爆咀」(瘋狂地笑)!
示例2:
個老公對我唔好,番到阿媽度佢問起;為咗唔想佢擔心,咪「暗啞抵」話個衰佬對我唔錯囉!
對於「省吃儉用」、「節衣縮食」,廣東人會說成:
死慳爛慳;死慳死抵
前者指「慳到盡」(盡量節省),後者則多加了抵受着因太慳儉而所受的苦。
示例3:
原來有香港人為咗買樓,可以咁樣「死慳死抵」法:
1. 平時番工帶飯,幾時都唔會出街食飯。
2. 謝絕一切應酬,冇乜嘢唔會出街,淨係響屋企睇免 費電視,無事出街少破財咁話。
3. 假期唔會外遊。
4. 唔供完樓唔使指意結婚或生仔。
會「死慳死抵」的人,通常懷有目的,所以這樣做是「心甘情願/甘心情願」的。廣東人也會說成:
心甘命抵
表面的意思是自願以命抵償,暗指心甘情願、絕無勉強。
示例4:
而家啲父母愛錫仔女嘅程度都算離譜:除咗�哋要乜畀乜,畀仔女鬧同當工人咁使都話「心甘命抵」。
吃鹹魚的人,不會不知「鹹魚」味鹹,吃後口渴這現象,所以深明吃得就抵受得口渴,而這就是廣東人常說的:
食得鹹魚抵得渴
意謂做得某個決定,即便後果極不理想,都會「心甘命抵」;也指人們每做一件事情均須考慮自己的承受能力,要付出才有收穫;比喻要做某件事就得承擔該件事所帶來的各種後果。
「玫瑰」在群花中所佔的地位很高,尤其在表達愛意時更是別無他選,無怪最近有位富豪之子動用99,999朵「粉紅玫瑰」來做求婚的現場佈置了。然而,大家不要忘記這被公認為美好的東西是有「刺」的,拿取時會有機會被「刺」所傷。西方人有句有關「玫瑰」的老話:
He who wants a rose must respect the thorn.
(想得到玫瑰就得小心上面的刺/想得玫瑰預咗拮)
言下之意,其負面的後果是在預期之中;此語與「食得鹹魚抵得渴」有異曲同工之妙。
示例5:
咪以為啲有錢佬三妻四妾就好爽。身體好嗰陣都仲講緊應接不暇,得番半條人命嗰陣就個個捉住你玩分身家。冇嘅,「食得鹹魚抵得渴」,你預咗㗎喇!
話說,現屆特首林鄭月娥在當選後表示因政府是個「熱廚房」,所以在組班時需要用很大力度去說服現任的留下或適當的人選加入。「熱廚房」(Hot Kitchen)一詞出自前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以下的一句名言:
If you can't stand the heat, get out of the kitchen.
(倘不能抵受廚房中的熱度,就得滾出去)
換句話說,若然承受不了擔當某任務的壓力就不要堅持;也暗喻如不勝任就不要戀棧權位,得讓賢與能,這正正對正在「熱廚房」中或準備「進入」的人士作出了嚴正的忠告。先不說「進入」背負着為市民服務的神聖使命;從另一個角度,對比各先進國家的同級官員,特區政府的問責高官的待遇是很可觀的,意味着承擔這公認頗具壓力的職務應在預期之中。是故,「局中人」應深明「食得鹹魚抵得渴」這個道理,「做唔好呢份工」(玩忽職守)是得不到公眾的諒解和憐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