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志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已屆七十周年。半個多世紀前,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到六十年代前期,十多年時間裡,一批優秀的長篇小說,在中華大地上橫空出世、迅捷傳播,創造了一個文學創作群星燦爛、佳作迭出的黃金時代。
《鐵道游擊隊》、《紅岩》、《紅旗譜》、《紅日》、《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野火春風鬥古城》、《苦菜花》、《三家巷》、《敵後武工隊》、《烈火金鋼》、《平原槍聲》、《創業史》、《保衛延安》、《上海的早晨》、《小城春秋》、《三里灣》、《山鄉巨變》、《艷陽天》、《大波》、《六十年的變遷》......等等精彩作品,不僅震動了中國文壇,而且在各階層群眾中引起強烈共鳴。人們爭相傳閱這些小說,一時間,街談巷議中,大家津津樂道的是許雲峰、江姐、楊子榮、林道靜、朱老忠、梁生寶、金環銀環、周炳、芳林嫂等等小說中的藝術形象和他們的性格命運。這些小說發行量巨大,不少翻譯成外文走出國門,流傳到世界各國。很快地,這些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和戲劇,在銀幕與舞台上再次大放異彩。之後,許多作品又被改編成電視連續劇登上熒屏,進一步擴大深化了這些小說的社會影響。廣大人民群眾從這些優秀文藝作品中獲得了正能量的思想教益,藝術審美上的精神享受,和道德情操上的自覺提升,也滿足了健康的業餘文化娛樂生活的需求。其中,長篇小說《青春之歌》是唯一一部描寫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題材的,在北京出版發行後,迅速被廣大讀者爭先恐後地閱讀;尤其在各地大中學校的校園裡,酷愛讀書的青年學生,更是以先睹這部小說為快。女作家楊沫的名字也不脛而走,小說與作者,都成為學生教師議論的熱門話題。
《青春之歌》大獲成功,並不意外。這部小說,是作家楊沫醞釀了很長時間,經過反覆修改和不少曲折,厚積薄發,才得以問世,確實是一部精心之作、成熟之作。這部小說以知識分子為主要人物,真實精妙地描寫了以林道靜為代表的青年知識分子,為反抗日本法西斯的對華侵略,拯救祖國和人民於水火之中所進行的艱苦卓絕鬥爭;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從迷惘困惑走向堅定革命的心路歷程。小說藝術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引人,洋溢蚇K熱的革命激情,彰顯了中華民族的人性美與人情美,受到莘莘學子的真誠歡迎和熱烈追捧,足以說明作品的巨大成功。
小說當年就發行了120多萬冊,這在當時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那個年代,一本好書的傳閱率是很高的,一年裡讀過《青春之歌》的至少有幾千萬人。這股《青春之歌》熱延續了相當長的年度。迄今,《青春之歌》已印行500多萬冊,翻譯成20多國文字,發行到世界各國。同時,還以多種少數民族文字,在內地少數民族地區發行。現今,這本小說仍在不斷重印,並被教育部門列為大中學生的重要課外讀物。在這裡,我不直接細述小說取得的思想、藝術成就,而從另一個角度,即《青春之歌》從小說衍生到電影、電視劇、話劇、戲曲的變遷中,來說明《青春之歌》問世五十多年來所產生的長久深刻的社會影響。
由於小說的創作成功和巨大的社會反響,《青春之歌》在小說出版一年後(即1959年),就被改編拍攝成同名彩色故事影片。影片劇本由楊沫親自改編,崔嵬、陳懷皚導演,謝芳、秦怡、于是之、康泰、于洋、秦文等主演,聶晶攝影,秦威美術設計。北京電影製片廠組成的這個強大創作班底,保證了這部長達近三小時的影片獲得極大成功。在向建國十周年獻禮的故事影片中,《青春之歌》贏得了廣大觀眾高度讚揚,觀眾觀影後都在談論這部電影裡的林道靜、林紅、盧嘉川、江華、余永澤、王曉燕。影片的成功,又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小說的普及與推廣。而初上銀幕飾演林道靜的青年演員謝芳,也一炮而紅,成為當時眾人誇讚的電影新星。
1999年,以小說《青春之歌》改編的同名22集電視劇問世,導演王進,陳煒、陳寶國、賈妮、李強等主演。此劇播出後有一定反響。2007年,另一部25集《青春之歌》電視連續劇出爐,張曉光導演,童蕾、謝君豪、呂涼等主演。播出後也有一定影響。但是,由於時代的變遷,以及改編中的種種缺陷,不可能像1959年的《青春之歌》電影那樣轟動。
上世紀《青春之歌》小說出版後,中國戲劇界的藝術家也對它產生濃厚興趣,話劇、京劇、歌劇及多種地方戲曲,都將《青春之歌》改編成戲劇,在舞台上演出,受到觀眾歡迎。北京人藝、北京京劇院等著名戲劇團體,都排演過《青春之歌》。2013年,中國歌劇舞劇院獨唱演員陳小朵,憑藉現代歌劇《青春之歌》裡飾演的林道靜,榮獲中國戲曲梅花獎。當年,天津大劇院也演出了原創歌劇《青春之歌》。尤為令人高興的是,幾十年來,各地高等學校的學生藝術社團,把《青春之歌》改編成話劇或小品演出的實例絡繹不絕,雖然佈景、服飾簡單,但受到學生的喜愛和肯定。這種現象一直延續至今。
《青春之歌》出版後,也曾受到不少批評和非議,這是正常的文藝評論和學術爭鳴。世界上沒有任何文藝作品是十全十美、不可批評的。《青春之歌》也不例外,它的確也有不足和缺陷。然而,客觀公正地評價《青春之歌》,它確實是一部中國當代文學史上傑出的優秀長篇小說,優點與成就是第一位的,遠遠超過了不足。經歷了時光的汰洗,仍然不能掩蔽其高尚美麗的面容。
2014年,中國作家協會、北京市文聯隆重集會,紀念作家楊沫誕辰100周年。2018年,北京集會紀念小說《青春之歌》發表60周年。2019年是電影《青春之歌》公映60周年,北京也舉行了紀念活動。
《青春之歌》是從人民生活中汲取素材、真誠謳歌人民大眾火熱鬥爭生活的傾心至情之作,是實踐毛澤東科學的文藝思想的精心之作、成功之作。我相信,在今後的歲月裡,不管風雲如何變幻莫測,《青春之歌》仍將會長久地流傳下去,成為滋補後代人思想的甜美的精神營養,激勵後來人唱響愛國為民、振興中華的新時代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