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專題 > 正文

導演的話:「講好故事」

2019-06-26
■《春嬌救志明》劇照。■《春嬌救志明》劇照。

故事是電影的靈魂,彭浩翔、陳泳燊及曾國祥三位導演在早前的香港電影人對談講座上,各自對於香港電影目前的處境都提到同一點:先把故事講好。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老師文樹森表示認同,他說:「拍戲的期間遇到的困難並不是作品差的理由。」

早些年彭浩翔導演的電影《志明與春嬌》即便沒有上映,也被內地網友追捧喜愛,他從而踏上北上之路拍攝了續集《春嬌與志明》,這部電影以北京為背景,但依然講述了一堆香港男女的愛情故事。縱然是一部合拍片,但依然保留了足夠的香港味道,這種合作的方式令兩地的觀眾統統買賬。

彭浩翔導演說:「目前有很多年輕人掙扎要不要在寫故事之前去對需不需要遷就合拍片的需求產生疑問,但事實上,這並不是寫一個故事的前提。」彭浩翔對年輕電影人及學生提到自己的經驗,得益於今時今日的技術發展,拍攝成本已經非常低廉,完全可以先行拍攝屬於自己的短片,將它作為自己的履歷呈現出來。他甚至覺得現在的大環境對於編劇來說是一個非常幸福的時代,因為網絡小說的發展令許多故事可以曲線救國地生成劇本,從而走進電影行業。

陳泳燊導演對自己在拍攝《逆流大叔》時遇到的困難直言不諱:「這是香港第一次拍攝關於龍舟題材的電影,先前並沒有作品可以借鑒,直到真正到了拍攝現場,才知道原來困難與麻煩重重。」但整個過程的艱辛並不影響成品的成功,《逆流大叔》在低迷的電影環境中仍然突圍而出。

曾國祥導演在改編內地著名作家安妮寶貝的故事並執導電影《七月與安生》後,已感覺自己「試水成功」,這部電影不僅在內地獲得了好口碑以及報收首5天便達到票房7,240萬元。觀眾很難相信,這一部對內地年輕男女的描述如此精準的電影,竟出自一位年輕的香港導演之手。他指出自己確實越來越了解內地市場,「內地市場很寬容,能夠讓香港導演有選擇的機會。」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