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永清
早年間,也就是三十年前,一直沒有大棚種植一說,農人所產瓜果、蔬菜、糧食,均為自然環境中生長,備受陽光雨露的呵護。是故,逢何節令,有何供應,此為古法。就西瓜來說,印象最深。
夏至,西瓜上市。在我們江南一帶,只見車站、碼頭、公園、影院、鬧市幾家可數的水果店出售。紅紙黑字,明標價碼,價格奇貴。吃瓜者多為孕婦兒童。孕婦想吃不必多說,孩子見了纏茪鬙嚏A父母心疼孩子,也不在話下。另有吃瓜者,當地稱為「嚐鮮客」。俗語云:「不怕貴,嚐嚐味。」一吃,果然不錯,瓤紅籽黑,賊甜賊甜。於是逢人誇耀,今年西瓜如何如何。
小暑瓜市漸旺,大暑瓜市最旺。整個城市,到處擺開賣瓜的陣勢。此時路上行人,手提、肩扛、車馱西瓜者,滿眼都是。愛茶的也不喫茶了,渴了就吃西瓜。清涼解渴,消暑爽快。夜裡納涼,全家圍坐在大院或是陽台,人人吃瓜。輕搖蒲扇者,拉荇a常;欣賞電視者,美得搖頭。
吃完西瓜,瓜皮孩子們也得玩上半天。先是命名,臨了放在水裡說是航船,人人爭做水手,鬧鬧騰騰,歡歡笑笑。蘇密一號因是名瓜,價格稍貴,又不跌價,通常最是供不應求。每吃此瓜者,沾沾自喜;四處張揚者,洋洋自得。
賣瓜者可分兩類:一是坐地商販,亦叫坐地虎,專業出售四時鮮果。車站、碼頭、劇院、鬧市、農貿市場,定向定點,通常不講情面,錙銖必較。二是農民,西瓜產地的農民。一般隨車押瓜,卸完西瓜,就地吆喝。中國農民淳樸憨厚,討價還價,愛買不買,毫不介意。賣瓜之時,秤桿翹得老高,秤砣下滑,臨了買主少給幾個小錢也毫不在乎。心裡很是坦然,自家地裡種的,也算結個人緣。
盛夏時節,吾鄉吾地常受颱風的影響。影響甚時,飛砂走石,人心惶惶;狂風暴雨,呼呼嘩嘩。一日之內氣溫陡降,短褲背心的青年,也需穿上長衣長褲。老者、弱者需茯K秋衣衫,方能禦寒。此時瓜價大跌,跟跳樓一樣。往往還不斷吆喝,藉以招徠行人。最是風風雨雨,晴晴朗朗,一時半刻,變幻無常。西瓜的價格,一日之內幾個價錢。
夜裡賣瓜的農民擠在遮雨布下,後生們聽茩溥n雨聲,唉聲嘆氣,怨天罵地。一會想荇a鄉、想茪鬙嬤鄐k,一會又想茼a裡的莊稼,輾轉不寐。老漢們則不動聲色,靜若孤鶩,悠然地抽荓眺洁A自有謀算。聽膩了後生們的嘮叨,安慰幾句,板頭就睡。次日天晴,雨後的水汽迅速上升,天氣更是炎熱。顧客蜂蝶般湧來,喜得賣瓜的農民舒眉展目,只是傻笑。
立秋的西瓜最交好運,像是端午的糯米,重陽的螃蟹。吾鄉舊有習俗,立秋吃瓜,終年不鬧肚子。賣瓜者深諳此道。立秋之前大量囤瓜,當日瓜價飛漲,有的甚至翻倍。是日是時,再是金貴,人們也要購買。顧客自然是忿忿不平,心中詈罵;賣瓜者鈔票斗進,得意揚揚。
處暑一到,瓜價復原。秋後吃瓜,易鬧肚子,問津者漸少。況且此時桃子、葡萄、梨子、蘋果業已大舉上市,人們也得改換胃口,瓜市越發顯得冷落蕭條。賣瓜的農民見此勢頭,或降價拍賣,或廉價脫手,即刻隨車歸去。如鳥投林,如魚歸淵,如煙消雲散。瓜市的佔地讓給行人,垂柳、晚風、夕照。坐地商販仍然定向賣瓜,從容不迫。
處暑時屬初秋,雖說早晚風涼,白日絲毫不減盛夏的炎熱。知了依然鳴叫在樹上,狗輩仍舊吐舌在牆角,行人照樣熱得口渴。坐地商販奇貨可居,壟斷市場。大凡物以稀為貴,此時瓜價昂貴。生意人最懂顧客心理,瓜大不怕,一律化整為零,分切成片,一溜排在桌上。紅瓤黃瓤,勾人口味,誘人食慾。人們常說薄利多銷,相反,少銷則利厚。生意人雖不是日進斗金,至少也是腰包鼓鼓了。
處暑盡,瓜市落。整個城市惟見瓜皮瓜子。從西瓜上市到落幕,其間天氣炎炎涼涼,顧客多多少少,生意人驚驚喜喜,極富戲劇性。如今雖已時過境遷,此段影像常在腦海回放,因此記下這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