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副刊專題 > 正文

【港青敦煌實習行(下)】港生將感動化作承傳動力

2019-08-28
■敦煌在一片沙漠中閃耀茈芒。■敦煌在一片沙漠中閃耀茈芒。

敦煌人一生一事 保育敦煌文化

在香港這座城市,我們一天就給自己安排各種各樣的事情去完成。然而,對於敦煌人來說,也許他們的一生只做一件事,日復一日,將青春、體力和心思都聚焦於洞窟的保育工作,希望將歷史、信仰和文化的原貌承傳給下一代。坐落在中國西北地區的敦煌和香港,兩個地方貌似「大纜都扯唔埋」,唯緣分將彼此的距離拉近,牽扯出千絲萬縷的關係。■採、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儀雯

香港青年廣場在剛過去的暑假舉辦了「香港青年敦煌實習計劃2019」,在過百份申請中揀選了十六位香港本地大學生一同前往敦煌,在六周的時間裡,他們能夠和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從歷史、藝術、民俗、科學等多角度深入認識敦煌莫高窟,全面地探索敦煌文化,最後成為當地的導賞員,並以多媒體的方式遞交有關文化承傳方案的作業。

呂施施盼港生延續「莫高精神」

「年輕人要開拓他們的世界,不一定要到南極還是北極,其實來敦煌已經能看到不一樣的世界。」青年廣場總幹事、同時也是這個活動的創辦人呂施施如是說,她盼學生能夠通過活動探索、發現敦煌的魅力,從而對文化、保育甚至自己的生命、未來有所反思,將「莫高精神」延續。

敦煌是絲綢之路重要的一個交融之地,幾千年前就開始有絲綢的貿易,匯聚中西方的文化,就像現在的香港,集合了多元文化,也是不同國家貿易的中轉站。數年前,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設了有關敦煌的大型展覽,呂施施憶述,敦煌和香港的緣分就是從這裡開始的。「要是我們把敦煌文化帶到香港,但未來的人才怎樣把整個敦煌文化、歷史還有創新延續下去呢?這個計劃就是人才培訓的其中一個部分。」呂施施希望,香港的年輕人能夠飾演文化傳承的其中一個角色。

敦煌莫高窟自己本身就是一座博物館,除了擁有藏經洞,壁畫也給前來觀賞的人訴說茪d年的故事。「無論進去哪一個洞窟,那種震撼感都是不能言語的。」呂施施每次來到莫高窟都會想像許多年前,來了一個人,一筆一筆地畫,一下一下地雕琢佛教的雕塑,甚至到了現在,敦煌的人還是圍繞茯}窟做管理和研究,讓她感受到香港找不到的一種感動。「看到歷代院長他們都有家庭、需要照顧孩子,但是每天仍然堅持在敦煌裡面做考古和研究,同時又要在開拓遊客和保育工作中找到一個平衡。」呂施施覺得,歷代院長一輩子就待在敦煌專心完成一個任務,其實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敦煌學家饒宗頤生前大力支持

「是緣分!」香港和敦煌之間有蚗W繁的交接、互動和交流,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張先堂毫不猶豫地相信,兩地一定先有緣分,才有往後更多的延伸出來的項目。他特別感謝中國當代國學大師、敦煌學家饒宗頤生前大力的支持。當時饒宗頤是「敦煌之友」的發起人,給敦煌研究院資助了一千四百多萬元,其中一千萬元用來營運莫高窟數字化,因此這幾年才能發展得這麼快,取得顯著的成果。「饒宗頤先生對敦煌特別有感情。」張先堂憶述,饒宗頤九十歲大壽的時候就在莫高窟舉辦的,九十五歲的生日也同樣在敦煌慶祝,還舉辦了一個展覽,光是香港就來了三百多人。而從這次活動以後,香港很多商人就開始捐款,有些教育界的人士也會給香港的中學推廣敦煌文化,讓老師和學生對敦煌有了一定的了解。

敦煌是了解中華文化的窗口

「敦煌是一個了解中華文化很好的窗口,香港的青年來敦煌,是一個學習、了解中國歷史的機會。」張先堂對於香港的學生能夠在敦煌體驗,甚至學以致用感到非常難得。「香港學生的思路特別活躍,眼界也很開闊,他們的創意讓人眼前一亮。」

敦煌的人要是開始參與莫高窟的保育工作,就從不間斷,二十到三十年以來幾乎沒有真正的休息。因此,敦煌文化得以完善保存,是因為敦煌人一千多年以來,沒有讓文化中斷,老百姓也將佛教的信仰一直保留至今。

「敦煌本地人首先是有感情在裡面,他們不但對中華文化非常了解,而且有一種鄉土的情結,對自己的故鄉帶荓◎P。」張先堂認為,香港的學生未能理解這種感情,也許是因為他們一直都是以接受西方教育為主,對於中國文化的認知和參與就相對少一些。

張先堂也分享到治沙工程在內地,尤其在西北地區是重要的工程之一。1993年,香港演藝界舉辦過一次義演去支持敦煌的文化保育,籌得一百萬元捐款用來治沙。他提到,當時藏經洞就是被沙子埋掉的,經過清理以後才發現文物的本體--壁畫、雕塑等,雖然這個工程往往都以數十年去計算,但是為了將歷史文物保護好,敦煌的人都願意獻上自己的時光和精力,為這個地方付出。「我特別喜歡香港保育的概念。內地的說法是『文物保護』,保護是比較理性和客觀的表述,而保育就帶有感情色彩。」張先堂覺得當我們把文化當做一個生命體,就會有感情在裡面。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