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勇 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 全國工商聯常委
中央8月18日公佈重要文件,表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指出深圳「已成為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文件出台多項重要綱領性政策,諸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先行先試」,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大灣區數據中心」等等。更重要的是,用了許多罕見的「定位」,諸如「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杆城市」。事實上,去年深圳GDP為24,222億元人民幣,香港GDP折合人民幣大約24,000億元,已首次超越香港。
中央重要文件在國內外引發輿論風暴。德國新聞電視台指出,中國政府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是對香港暴力示威的一個警告,但北京仍希望香港回歸平靜,與深圳、澳門等共同打造21世紀的大灣區。日本經濟新聞稱,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將深圳變成國際商業中心,很明顯是將這座南方城市定位為穩定繁榮的樣本,與香港形成對比。盧森堡RTL電視台稱,在香港又一次大規模集會後,中國政府公佈了擴大發展鄰近城市深圳的計劃,如果香港還沒有準備好加入內地發展的大潮,那麼未來它的發展將非常有限,而深圳的運行速度要快得多。
深圳發展速度快於香港
在與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更是掀起反思的熱潮。有輿論稱,深圳被委以重任成為「先行示範區」,此舉具有重大意義,未來深圳一定會發力直追香港,成為真正的國際大都會,香港若再不奮起,其惡果不僅是自己發展不好,還可能拖了大灣區發展的後腿。
中央電視台主播李梓萌在節目中表示,深圳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固然離不開中央的支持,但深圳奇跡更是一個有關實幹、創新的故事。她更反問:「深圳這次的定位是先行示範區,那麼都會示範給誰看呢?」這一句話引起網民熱烈討論,話題「央視主播發人深省的問題」登上微博「話題榜」和「熱搜榜」,達到3.2億的閱讀量。不少網民明言或暗示,「示範」的對象是香港。
正當中央為深圳定出宏偉目標,一河之隔的香港卻因修例風波陷入前所未見的最大政治混亂,而且愈演愈烈,沒有停息的跡象。香港比深圳優勝之處在於金融和法治,但法治已因暴力的不斷升級而受創,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正面臨挑戰,國際航運中心地位也受到衝擊。香港有輿論指,雖然這不代表中央放棄香港,但北京儼然啟動「B計劃」,香港對此不可不察,不能一味沉溺於政治狂熱。有政壇人士也認為,中央將深圳打造成香港的金融支柱Plan B,是不想跟香港「攬炒」,情況等於中國電訊設備商華為一樣,雖然一直依賴美國的Android作業系統,但當美國以禁止使用系統作威脅時,華為立即推出大後備的作業系統「鴻蒙」出台。
對於反對派及其支持者而言,或許以為越胡鬧中央越會送大禮,或許以為他們搞衰香港中央會永無休止地「包底」。但殊不知,當今世界競爭無比激烈,要立於不敗之地,要靠自身的實力。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切都還靠香港自己,再好的環境、再多的關顧、再大的支持,也敵不過自我摧殘和沉淪。
若暴力持續下一代失未來
此次對於深圳「先行示範區」的新定位,明顯不同於改革開放初期對深圳「先行先試的特區試驗田」的定位,意義已不限於經濟領域的制度創新,更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大框架的制度創新--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擴大開放新格局,豐富「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探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路徑。
「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遇到很多新情況、新問題,香港正處於發展關鍵時期。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中,雖然無龍頭之名,原先在多方面卻有龍頭的角色,但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和暴亂,至今仍然未平息,引發的政經問題影響深遠,香港在大灣區原本的龍頭角色自然受到影響。
最令港人感到憂心的是,本來開放包容的香港,現在進入無比撕裂的狀態。香港人不僅失去了免於恐懼的自由,更是失去了就業、發展的機會,正常的社會民生得不到保障。香港的優勢在於法治、開放,但持續的暴力示威正讓優勢消失。香港如果繼續在暴力示威、 內鬥內耗中沉淪,失去的不僅是經濟發展和國際聲譽,更是下一代的未來。
一個繁榮的深圳與大灣區,將提供龐大消費市場、雄厚產業基礎及眾多的就業、升學機會,與港澳深度融合,解決香港目前的社會矛盾。深圳再上層樓,香港應見賢思齊,在亂局仍未完全摧毀香港之前,港人現在立即猛醒,聚焦經濟,改善民生,抓住「一帶一路」和大灣區發展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