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沙特石油設施遇襲 地緣風險不容小覷

2019-09-17

Clyde Russell 路透專欄作家

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不僅僅令全球原油供應減少約5%,還給所有相關各方提供了很多經驗教訓。關於沙特阿美石油設施上周六遇襲一事,是誰實施以及究竟是如何實施的,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此次遭襲的設施包括Abqaiq的大型原油煉廠。但可以確定的是每日570萬桶的產量已消失,且地緣政治重新成為油市的主導因素。

這一重燃的風險在周一早盤的油價走勢中有所體現,布蘭特原油期貨LCOc1在亞洲盤初一度跳漲20%,升至每桶71.95美元高位,隨後回落至68.22美元,漲幅約為13%。

停工時間決定風險溢價

最近數月,油市基本忽略了中東的地緣政治風險,而是選擇聚焦於中美貿易糾紛導致全球經濟走向衰退的擔憂。上周末的襲擊事件將證明這種市場思維模式是完全錯誤的,市場現在要討論的是油價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反映這個風險溢價。這很大程度上將取決於沙特石油設施停工會持續多久,初步猜測是持續至少數周時間。這很可能導致原油市場大幅收緊,特別是亞洲地區,該地區有大約三分之二的原油船貨來自沙特。

不錯,沙特確實可以出口庫存原油,美國及其他國家可以動用戰略石油儲備,他們或許能夠借此滿足全球需求幾個月的時間。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日已授權在必要時釋出美國戰略石油儲備,此舉可能已經抑制了油價的部分漲勢。然而,沙特工廠停產時間越長,煉油廠就會越緊張,也越可能支付溢價來確保供給。

目前,這件事給石油市場提了個醒,那就是整個市場可以很快被整得天翻地覆,整個產業有一系列的薄弱環節,對於那些想最大程度破壞的人來講,可以相對容易地進行利用。

美國已準備好隨時反擊

另一個教訓是給特朗普和他的政府,那就是如果你升級與伊朗這樣的國家的衝突和緊張關係,就必須準備好迎接不可避免的反擊。美國已經明確表示,認為伊朗是周六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雖然美國還沒有提供確鑿證據,但這個說法很大程度上是正確的,伊朗即使沒有直接參與,也可能支持了實施襲擊的一方。

這當然會導致波斯灣地區的緊張情勢升高,但須牢記的是其起因是特朗普單方面決定撤出多國與伊朗簽署的核協議,不顧當時證據顯示伊朗遵守核協議內容。

對伊朗實施原油制裁,可能沒有如特朗普所願地導致伊朗出口完全被封鎖,但這的確導致伊朗出口大幅減少,使其出口量從每日約230萬桶降至每日不到100萬桶。

如果美國沒有退出核協議,那麼伊朗還會發動攻擊、或者是默許其中東為數眾多的代理人直接瞄準沙特最重要的石油設施嗎?

上周末的攻擊事件已經導致地區衝突升級的可能性大幅升高,特朗普已經發佈推文警告說美國「已經鎖定目標、彈藥上膛」,做好可能的回應準備。

談判落空勢將影響油價

石油市場已經開始反應波斯灣當前緊張情勢升高的可能性,擔心可能轉變成為互相破壞原油基礎設施及出口的炮火戰。也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一旦襲擊事件在當下所激發的情緒有所緩和,各方回應將會更為謹慎,緊張情勢得以降級。但這可能需要特朗普改弦更張,允許伊朗重返國際原油市場。

認慫這種丟臉事特朗普並不擅長,他反而比較可能試圖加倍強硬,讓衝突升級,而對於如何解決與伊朗之間的問題並沒有明確計劃。

從周末的襲擊事件來看,伊朗不會讓步,且有能力在全球油市興風作浪,這一點應該已經非常明確。

市場或許希望全球地緣政治有關方的頭腦冷靜下來,但這樣的希望有可能落空,一旦事與願違,現在這樣的風險將不得不反映到油價上。■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