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隆 就是敢言副主席
日前一次會議上,一位子女就讀昂貴私校的同事「肉痛地」說,交了半年學費,只上了不足兩個月的課。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教育局宣佈延至3月16日後才考慮復課,學生距返校上課遙遙無期。作為小一學生的家長,筆者與多數香港家長一樣,急着為孩子安排在家學習,希望孩子不要落後太多,卻發現孤立寡援,力不從心......
對於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教育官員雖說有推遲暑假、縮減課外活動等應急措施,鼓勵校方透過互聯網提供部分自學材料,但「誰用誰知道」,這些遠程(遙距)學習措施的效果與在校學習相差甚遠,筆者與不少家長就此溝通過,多數家長表示,沒有感覺到校方與政府教育部門對遠程學習的重視。
停課不停學仍未達成目標
筆者就此問題向熟悉教育政策的政界與教育界朋友請益,為何香港在遠程學習方面的發展遠遠落後?所得到的答案:「Well, you Know!資源、人才、配備等等的不足囉......其實,我們(香港)也不能夠說沒有網上學習......」朋友的答案無法讓我認同,特撰此文呼籲政府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的確,香港教育體系內不是完全沒有互聯網、電子教學等新技術的元素,但因新冠肺炎引發的突發性「悠長假期」令家長明顯看到,現有的遠程教學模式運用明顯不能達到教育局所說的「停課不停學」的目標。
香港只是彈丸之地,為何需要發展遠程教學?教育官員有必要重新審視這個核心問題。遠程教學的研發,不是取代現有的課堂教育,除了應對今天這種突發性的「悠長假期」,成熟的遠程教學應該是利用科技手段,確保學生的學習不因諸如惡劣天氣、社會風波等突發因素所中斷。
香港發展遠程教學刻不容緩
更重要的是,遠程教學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科技手段,補充現有的「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教學模式,使學習更增趣味,更具啟發性與互動性,既不局限於課室之內,也可引導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這不正正是我們對未來主人翁的要求之一嗎?
筆者知道,香港教育界正在探討諸如「翻轉教室」(Flipping Classroom)等外國流行的新教育方法,以期補足甚至取代現有的「老師講、學生聽」的香港課堂教育,也有教材供應商在開發類似的網上平台。
但筆者要指出,僅僅一個網上平台無法讓教育離開課室,誠如教育界朋友所言,資源、人才、政策配備等等都是問題,但筆者更要指出,心態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教育部門作為統籌、推動香港教育發展的主要責任者,應吸收這次「悠長假期」中的不足與被動,應該盡快告訴社會、告訴教育界,將要如何使用新的科技手段來使傳統的課堂教育「升呢」;有哪些政策、資源可以協助學校與老師更好掌握遠程教學手段,而來自不同社會層級的學生,如何可以不因經濟能力而影響他們公平參與遠程學習的機會。
我們不知道疫情幾時會過去,也不知道下一次公共危機何時來臨,但我們知道我們目前在教育的應變措施遠遠不足,這就已經是一個充足的理由,促請教育部門正視這個教育體系上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