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百姓故事 > 正文

望聞問切 修復唐代古籍

2020-03-19
■敦煌遺書•寫經是修復中心完成修復難度最大、歷時最久、價值最高的紙質文物。圖為修復前的敦煌遺書•寫經。■敦煌遺書•寫經是修復中心完成修復難度最大、歷時最久、價值最高的紙質文物。圖為修復前的敦煌遺書•寫經。

古籍修復師就如同給古書看病的「醫生」,受損嚴重的珍貴古籍經過他們之手,得以延續生命甚至「起死回生」。

「南北方地域、氣候不同,古籍破損的原因也不一樣,主要有蟲蛀、霉蛀、酸化、絮化、老化、鼠嚙、斷線、缺損等類型,修復方式和修復技藝也有所不同。」彭德泉說,修復中心對南北派的修復技藝進行了融合。

修復中心完成的古籍文獻中,修復難度最大、歷時最久、價值最高的紙質文物當數唐開元九年(722年)敦煌遺書.寫經。「這件古籍送到修復中心時,捲起來裝在塑料袋裡,已大量黏連、糟朽、碳化,部分散落成了紙渣。」彭德泉邊說邊比劃,「碎成幾千片,最小的甚至比麥粒還要小,只要有點墨跡的都要編號。」

修復古籍同樣講究「望聞問切」,要先給古籍做「體檢」,檢測確定破損的部位、類型、幅度以及古籍紙張的酸鹼度、厚度、微生物侵害程度等,然後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記載在「病歷」--修復方案裡,包括書卷名稱、破損情況、修復計劃等。

給古籍「對症治療」並不容易,僅是拆解書頁就不容易。「唐代的紙跟現在的不一樣,光是展平這件敦煌遺書.寫經,就花了接近1個月,有時一天只能展開1、2厘米。」彭德泉說,由於保存時的卷摺,這件古籍的紙已變形呈波浪形,好多文字已經不在原先的位置,5人攻關小組在網上找來資料,一個個字地核對,還要計算每一行的字數。

「將碎渣全部拼接、拼接好又黏到頁面,再重新取下拼接在經卷上,這個過程花了6個多月時間。」彭德泉說,因為碎片太小,修復師只能用尖頭鑷子一點點放在很薄的皮紙上,甚至呼吸稍微用力一點,都有可能把紙屑吹飛。「古籍修復講究修舊如舊,不補字、不描欄、不求全,保留其原有時代風格。現在我們不可能再找到唐代的紙,只能找顏色、簾紋、厚薄、質地盡量相近的紙,需要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紙的纖維能不能撐得住,濕度、力度的把握都很重要。」

有時實在找不到厚度相同的紙張,修復師會用竹子削成的起子從紙張的一角開始一點點剝離,將一張薄如蟬翼的紙劈成兩張使用。在專業測厚儀的測量下,劈開後其中一張甚至只有0.06毫米。

「雖然我們是民營修復機構,但除滿足書平、口正、欄齊、線直等修復標準外,修復的每一件古籍文獻都有專家把關,實行『一票否決』。」彭德泉說,古籍「出院」前,修復中心會準備好修復日誌、結項報告、專家鑒定意見以及記錄修復過程的微電影,將這份古籍和修復歷史完整地留給下一代。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