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物 > 正文

鄧子平有機蘋果傳遞無添加的愛

2020-03-27
鄧子平的臉上寫?他對蘋果的執?。鄧子平的臉上寫?他對蘋果的執?。

為港人尋找小時候的味道

有人將蘋果比喻為一顆心,除了自身帶有「對身體好」的功能和營養價值以外,送蘋果給摯親也象徵了一份愛與關懷。互生高原富士蘋果坐落在元朗鬧市中的一個角落,六十多歲的園主鄧子平除在香港擁有另外三家蘋果坊專賣店外,遠在陝西省延安市宜川縣還擁有約四百畝地。鄧子平早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將它開發成為陝北互生(宜川)高原蘋果園,並用了十多年時間在地處黃河壺口的一大片土地上種出將近兩萬棵蘋果樹,栽種出一顆又一顆的「心」運到香港與市民分享「無添加」的愛。 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儀雯

「我果園種植的蘋果絕對是沒有公害、沒有農藥、沒有殘留,屬於有機的優質食品。」第一次見面,讓人感覺平實、謙遜的鄧子平正在為元朗新搬進的店舖打掃,放下手上的工作,當他開始講起自己園裡種植的蘋果的時候,彷彿身體注入新的能量,滔滔不絕地介紹他在陝西的「心血」。根據鄧子平形容,陝西的陝北地區屬於黃土高原,日照時間長、日夜溫差大、經緯度合適,種出來的水果都會比其他地方更好吃。1998年,他走到人生低谷,失去了名利與財富。今天眼前一箱箱排得滿滿的蘋果,回想看着他初到陝西那一年只不過是樹苗的果園。當時一個香港人選擇到內地大西北發展事業並非一個容易的決定,但是為了種出好吃的蘋果,鄧子平亦不計代價。蘋果樹苗經過五年培育,到首次結出果實,鄧子平看着它們成長、成熟、結果,甚至待種植穩定下來,在2011年離開果園,回到香港開拓銷路,給香港人分享他有機耕作的成果。

那時候,鄧子平特別懷念市面上已經失去的蘋果味道,他憶述過去的蘋果「又香、又甜、又鬆化」,而且沒有渣、能夠連蘋果皮一起吃。「吃着就覺得健康。」於是他就想要用有機肥料種蘋果,希望耕種能夠返璞歸真,再次尋回他小時候的味道。大部分香港人都愛吃日本的富士蘋果,但他果園種植的蘋果卻一直深受在香港定居的日本人歡迎。「很多從日本嫁到香港的『師奶』都喜歡吃這裡的蘋果。吃完以後她們會給我發信息說,蘋果很真實,不會太甜,也不會太香。」鄧子平一再強調自己果園種植的蘋果不單單夠「純粹」,都是用有機肥料施肥,而且套紙袋的技術和採摘的時間上都有一定的講究,拿捏得非常準確才能讓人吃出蘋果真正的味道。「除去兩層紙袋以後,蘋果要曬十來天,然後仔細觀察它的皮色,陽光越好,曬出來的蘋果就越好看。蘋果上糖以後就更好吃了。」鄧子平的臉上寫着他對蘋果的執着。

良心栽種 扶植百姓

回想驅使鄧子平種出「中國好蘋果」的動力,源於1997年的那場金融風暴。當時在香港靠種菜和經營酒樓生意的他遇上經濟危機,生意失敗,需要將資產都變賣出去。「當時我『着草』上了內地,最深刻的就是坐在黃河壺口瀑布的大石上,在想為什麼我曾經那麼有錢卻要淪落到這樣的地方。」鄧子平在2003年宣佈破產以後,就從一名擁有自己生意的人,到內地打工,幫別人賣有機肥料。後來有一間公司生產有機肥料,鄧子平就自己嘗試種植,發現種出來的蘋果的確更好吃。於是就決心往大西北出發,再次打造自己種植的一片天空。鄧子平用了十多年的時間穩定了種植蘋果的規律,同時也出產不同的農產品,例如:水蜜桃、提子、李子,甚至是小米和番薯,鄧子平覺得這些產物都非常適合在陝北種植,而且一如既往,都沒有化學的元素和除草劑,能讓人吃出天然的味道。「我沒有下防腐劑做保鮮,要不就一整年都能吃上。」鄧子平按時節種植,以時令水果為主,過了一次的收成期恐怕要再等下一季才能吃上。即使偶爾會讓顧客失望,鄧子平還是堅守有機的原則,絕不讓水果有任何的「雜質」。

鄧子平的果園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因為他對農產品的安全要求嚴謹以外,果園還給當地的農民和貧窮的老百姓帶來跟多的機遇與更高的薪金。「只要他們按着我的準則來做,完全不用化學的藥品,達到我的要求,那我給他們的價錢就會高一點,這樣就可以藉此扶植當地的農民。」經歷過金融風暴的鄧子平,在香港跌倒,能夠在十多年間再次站起來,讓他更相信內地一直都是香港人的後盾。他提到,內地無論是食水還是食物,單單是蔬菜每天都幾百噸地運到香港,香港人怎樣都割不斷與內地的關係,而他則用自己的果園回饋內地對他的支持與幫助,這種互利互惠的良好關係,相比起果園的生意,更加值得他尊重與珍惜。

被問到怎樣做到百分百有機耕種,鄧子平平淡地帶出,其實沒有什麼秘方或者秘訣。「種植者要用良心去種植,就能種出好東西。」鄧子平認為無論是農民還是一般工作的老百姓也好,最主要是勤奮和良心。種植者固然要時刻保持產物乾淨,比如說看見雜草的時候就立即清除和割草,而不是貪圖一時方便使用除草劑和農藥解決。鄧子平的農產品早就達到政府要求的326項食物安全的標準,而且已經連續八年達標。「有些醫生朋友跟我說,我把蘋果說得多天花龍鳳也沒有用,他們只相信數據。」因此鄧子平拿出了憑據給醫生或者專業人士,慢慢對自己的種植越來越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可以給香港或者內地的人帶來更健康的食品。因為對於他來說,健康,應該是屬於每一個階層的人。「我不會打着『有機』的旗號去賺錢,要是平民百姓或者比較低下階層的人吃不起,是沒有意思的。」無論鄧子平作為一個生產者或者銷售者,他期盼自己的蘋果都能像一顆良心般給市民傳遞支持和關愛。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