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財經論壇 > 正文

4月觀望氣氛濃 後市保持樂觀

2020-04-21
■ 恒指現時在24,500點附近徘徊,相信市場正等候各國推出明確的保經濟措施。 美聯社■ 恒指現時在24,500點附近徘徊,相信市場正等候各國推出明確的保經濟措施。 美聯社

姚浩然 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

港股經過復活節假期前的再反彈後,上周出現整固窄幅上落,恒指現時在24,500點附近徘徊,相信市場需要更多數據和觀察各國疫情受控後如何重振經濟。上周五(17日),中國公佈了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跌6.8%,雖然稍稍差於預期,但市場對此反應並不算很大,可能因為知道疫情對中國首季打擊最深,現在公佈的GDP數字反而有了打底作用,同時市場亦可憧憬內地未來會推出更多刺激經濟措施。

原定於3月份舉行的兩會會議因疫情關係押後,4月尾將舉行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因此相信兩會最快要到5月份才可舉行,市場憧憬屆時會推出更強力度的經濟振興措施和作出新的全年目標。早前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表示,「三穩」是要穩經營、穩產業鏈、穩企業,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除了像「殭屍企業」處置外,努力做到出資企業不要出現倒閉和大幅度降薪、裁員,不要給社會增添不穩定因素。因此,若要達到「三穩」,中國的紓緩措施可能要加碼。

經濟大洗牌 投資汰弱留強

隨着疫情全球大爆發到現在開始受控,中國於一季度末開始復工復產,歐美各國都開始計劃復工時間表,反映市場預期第二季度起會迎來經濟復甦,惟復甦力度需視乎很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幾點:1) 復工復產後會否爆發第二波疫情;2) 各國的紓困和刺激經濟措施,以及央行放水力度等;3) 措施執行時間表和效率,例如寬免措施有效期、補貼能否快速到達市民或企業手中等。

面對如此多不確定性,相信市場短期會傾向較為觀望,等待更多消息和經濟數據才決定下一步的投資方向,但筆者對後市看法偏向樂觀,畢竟只要沒有第二波疫情爆發,在環球如此多刺激經濟措施的幫助下,相信經濟可能已見底,隨後便是回升。

另外,經過今輪的經濟大洗牌,投資者可更好地看清哪些企業實力不凡,從而作出更好的投資決擇。美國現正是業績期,雖然預計疫情受惠股會有亮麗成績外,其他都不抱太大期望,但投資者仍可留意企業在這非常時期如何應對未來和它們對未來季度的業績預期等,這種種對選出優質股是很有幫助的。(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編號AEI004,一、四、九牌照)■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