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美美
近期最火的網絡熱點,一定非《乘風破浪的姐姐》莫屬。這個以「30歲+女明星女團選秀」為內容,以宣揚女性獨立自信、打破世俗觀念為內核的綜藝節目,從一開始就呈現出一種霸氣女王的姿態--專挑微博熱搜暫停的日子上線,上線前不做任何宣傳預熱,某個工作日的中午突然就空降播出了,然後開播僅10分鐘播放量就破了千萬。不僅流量可觀,話題持續性和口碑也都強勁,播出近月來日日霸屏熱搜榜,豆瓣評分高達8.2,甚至連芒果台的股票都跟着漲了。
在觀看之前,小狸就已經想通了這個現象--肯定呀,節目中請的30個女明星姐姐,個個都已功成名就,其中不少還是大咖,她們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本身就是話題女王自帶流量,超過一半人足以撐起個人專場。而最重要的是,30多年到50多年的人生智慧會讓她們因為耐讀而更美麗,完全符合女性覺醒的主題......然而,在看了節目之後,小狸卻有點百感交集。
一方面姐姐們確實不負狸望個個都很優秀,寧靜的迷離、萬茜的出世、鍾麗緹的努力、張雨綺的反差萌都很是讓人覺得美好,即便是招黑的幾位其實也都有她們的可愛之處。但另一方面,說好的女性覺醒卻在哪裏?
即便是事前知道大概的內容,在初次看到片頭的時候,小狸也還是覺得很彆扭。「30歲以後,人生的見證者愈來愈少」、「30歲以後,所有的可能性不斷退卻」、「30而勵」、「30而立」、「30而驪」......開場不到2分鐘,解說已經激情昂揚地說了無數個「30」,給所有30+的女人描繪了悲慘的畫像。句子很華麗,文案很能整詞兒,但,30歲這個界限是誰定的呢?又為什麼要定30歲而不是29歲、43歲或者52歲呢?這個想當然的界定,以及想當然的「我覺得30+女人的處境」,是不是本身就是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呢?當然,「30歲」是這個節目的錨地,它當然可以存在,只是如果不那麼渲染可能會更加高級。
更讓人疑惑的是亮相的打分設置。30個有閱歷、有資歷、有實力的姐姐,最寶貴的就是她們因時間的錘煉而尋找到的獨一無二的自己。原本以為這應是節目的核心展現,卻沒想到--連姐姐們自己也沒想到(節目組事先沒有和她們說)--節目一開始,她們就被放在了「青春靚麗、善跳韓式舞蹈、個人特色不要太突出」的標準男性視角下的少女團體的案板上一刀切,被「不知道是什麼人」(鄭希怡原話)的評委當眾打分。
至於期待中的生命體驗和人生智慧,一直看到現在也似乎都不是重點。無論是節目組還是網民熱議,都更愛討論姐姐們的凍齡逆齡、皮膚保養、減肥經驗、勾心鬥角以及闊太生活......
本以為要看到鮮活智慧的真正美麗,卻沒想到看到大型物化女性現場。乘風破浪的底色,其實是無處不在的「厭女」思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