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鋒 就是敢言執行主席 香港法學交流基金會秘書長 法學博士
立法會選舉原定於2020年9月6日舉行,但由於持續高漲的第三波疫情和公共安全的巨大挑戰,林鄭月娥特首決定引用《緊急情況規例條例》,將選舉押後一年至2021年9月5日。疫情危機面前,人命關天,特區政府採取抗疫優先、押後選舉的做法是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明智之舉。
說是「不得已而為之」,主要面臨體制內的壓力、體制外的壓力和國際上的壓力等三個方面的挑戰。可想而知,林鄭特首的這一「決定」的作出,從上周二下午有關媒體開始放風,到周三的「充分醞釀」,周四的「呼之欲出」,周五正式宣布時的「塵埃落地」,中間的心路歷程可謂是「五味雜陳」、「千變萬化」、「層出不窮」。但唯一不變的是,林鄭特首把市民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的公共安全放在首位,及時調整政策,作出決策,讓社會回復到「全城抗疫,萬眾一心」中來。
體制內的壓力主要來自特區政府的行政決策可能面臨司法覆核的挑戰、官僚系統內部政治及法律方面的有關風險等。體制外的壓力來自於此舉會否引起新一輪的街頭暴力和其他社會不安定因素,國際上的壓力主要指西方有關國家對香港的制裁,比如蓬佩奧馬上「跳出來」譴責港府押後選舉一年,甚至還批判「香港將可能再也無法投票」。
在香港的社會面來看,選舉雖然押後一年,但政治上的博弈將持續進行。從多名反對派被取消參選資格事件可看出,從某種程度上,香港政治正在確立新規則,而是否遵守新的遊戲規則決定着未來是否有機會成為「體制內」的一部分。這規則正是由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
國際局勢風起雲湧,而疫情大流行也尚未結束,有可能隨時隨地捲土重來造成破壞,必須高度警惕。偉大祖國是香港戰勝疫情和一切風險的堅強後盾。我們相信,時間終將證明,誰才是真正愛香港,誰才是以正確的方式真正為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