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 鄰
莫話滄桑話等閒
一村一壩一公園
一條故道蜿蜒去
世紀風雲過眼前
薄鳧,是一種鳥,俗名野鴨子。牠們棲息的這片林子,被稱作薄鳧林。後來,遷入的人越來越多,形成村落,薄鳧卻越來越少,終至滅絕。薄鳧林逐漸演化為薄扶林,成為這個太平山南麓小山村的正式名字。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薄扶林,遠不只是一條村落。作為一個現代地名,它覆蓋了香港中西區和南區交界的一大片區域,北至摩星嶺及扯旗山北麓,南至香港仔。在這片區域堙A不乏一些為人熟知的機構和地方,比如香港大學、瑪麗醫院、伯大尼修院,還有凌霄閣、數碼港、瀑布灣......
薄扶林一帶是香港私人屋苑相對集中的地區,一些樓盤如置富花園、貝沙灣、華富村、薄扶林花園、碧瑤灣等,很有名。但它們並非豪門大宅,而以低密度公寓見長,為中產專業人士所偏愛。不同於維港兩岸密集的高樓大廈,這埵奠b鬱的山野和浩淼的海洋,有茈海景的落地窗和相對寬裕的空間。
不過,這些機構和屋苑,與薄扶林的關聯,多是地理上的,即坐落於此。真正與薄扶林有文化關聯的,還是幾處直接以薄扶林命名的地方,包括薄扶林村、薄扶林水塘、薄扶林郊野公園和薄扶林道。
薄扶林村坐北朝南,背靠太平山,面向博寮海峽,左右山嶺綿延,似青龍白虎環衛,風水極佳。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客家村落,自十七世紀起就有人居住,故「未有香港,便先有薄扶林村」。嘉慶年間編纂《新安縣志》,薄扶林村與赤柱村、香港圍一起,並列港島三村。其繁盛和清幽遠近聞名,持續了一個多世紀。
然而,近幾十年來,薄扶林村卻一次次面臨被拆遷的命運。在一片現代建築之間,頑強地保存茼菑v的寮屋古塔、圍村井欄,傳承蚖R火龍、仙姐誕等文化習俗,成為香港島碩果僅存的傳統鄉村。2014年,世界建築文物保護基金會(WMF)將薄扶林村列入文化遺產監察名單。
先有薄扶林建村,後有香港開埠,不僅僅指時間先後,其間還蘊含茩輕銇}發的歷史邏輯。大約從1860年起,薄扶林地區逐漸發展成維多利亞城的後花園。英國商人把這媔}闢為夏日避暑區,山腰山頂別墅林立。附近設有跑馬場,每逢孟春賽馬季,官紳仕女雲集,好不熱鬧。
如今並不起眼的薄扶林,在香港開發史上有多個「第一」的紀錄:1863年香港第一個人工水庫--薄扶林水塘竣工,為居民提供自來水;1885年香港第一個牧場--薄扶林牧場興建,由香港牛奶公司擁有,僱用村民在廠堸竣u;1911年香港第一間大學--香港大學落成,現在還有不少教職員及學生居住於此;1937年香港第一家西醫院--瑪麗醫院啟用,當時號稱「遠東規模最大的醫院」,迄今仍是香港最主要的醫院之一。
薄扶林郊野公園佔地270公頃,圍繞太平山主峰扯旗山,橫跨中西區和南區。當然,山頂廣場周邊早已是城市化的住宅區和旅遊點,並非郊野公園範圍。公園遂以山頂廣場為界,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部因薄扶林水塘而成湖光山色的景致,北部由舊山頂道串起華樓豪宅掩映在翠峰綠蔭之中。不管南部北部,都屬香港綠化最好的地區,悠然漫步其間,領略都市與山水的協奏,別有風味。
薄扶林道是一條貫穿港島南北的大馬路,歷史十分悠久,屬於群帶路的一段,香港開埠前便已存在。 所謂群帶路,是指當年英軍從赤柱登陸後,請一個名叫陳群的晢a女子帶路到港島北部所經之路。1846年,港英當局以群帶路為基礎,修築了連接維多利亞城至香港仔的道路,主體部分即為薄扶林道。這條大道全長約五公里,南起石排灣,北至西營盤,與皇后大道西交接。據載,石排灣附近轉運香料的港口正是香港得名之地,而西營盤則是維多利亞城的濫觴之地。如此看來,薄扶林道恰好連接起了開埠前和開埠後的兩個香港。
如果從薄扶林村起步,翻過薄扶林水塘大壩,沿薄扶林水塘道拾級而上,到達山頂廣場,然後沿舊山頂道蜿蜒而下,經中半山匯入皇后大道往西,盡頭處接上薄扶林道,穿過摩星嶺山口,一路往南,再回到薄扶林村,便走出一個大致的橢圓形。其中,薄扶林水塘道和舊山頂道大部分如今已不再通行汽車,薄扶林道依舊車水馬龍。這彷彿一個輪迴,沿途所見,可以讀出一部香港近代史。
以薄扶林村為坐標,能清晰地感受到村內村外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村外是中產階級和上層社會聚居地,山清水秀,繁榮富庶。那種形勝和味道,從每一棟精緻的樓宇、每一段舒適的道路、每一處便利的公共設施中滲透出來。而當你穿過鐵絲網,走進古舊的薄扶林村,但見破屋陋巷雜陳,雖自成秩序卻不免凌亂逼仄。鐵皮屋袑騑頂憿A老石階蒼苔滋生,唯有天台或窗戶伸出幾枝綠植,雜以各色小花,頹廢中透出生機。
薄扶林村的未來何在?是繼續保持現狀,還是古蹟活化,或者乾脆拆遷開發,一直是有爭議的。譽者稱之為「客家村落活化石」,謗者說它是「都市最強釘子戶」。各自都有道理,出發點不同而已。其實,對整個香港,何嘗不充斥蚚似的爭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