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粵語講呢啲】冇啖好食.死計、屎橋.蠶蟲師爺、紅鬚軍師、冷氣軍師

2020-08-11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書面語中,「啖」也指吃。由於吃時是一口一口的,所以廣東人把「啖」看成量詞,「一啖」就有「一口」的意思。據此,廣東人所說的「冇啖好食」就是指沒有一口好吃的。此語表面指沒得吃好的食物,比方說:為咗有副靚「巴dee」(body)下個月着婚紗,「冇啖好食」都在所不惜喇!此語的深層意思是沒有安樂茶飯吃;比方說:近排唔係裁員就係減薪,撞口撞面都話「冇啖好食」!隨着時代的演變,「冇啖好食」有了新解──上司在場時,員工的一干行為受到無形的掣肘;比方說:今日老細唔使出去見客,成日棟響度,衰在個office係開放式,全人類咪電話唔敢講、廁所唔敢去,真係「冇啖好食」!

「好計」(「計」口語中讀「計3-2」),指行得通的計策;「死」 有行不通的意思,所以「死計」就是其反義,亦即鬼主意、餿主意(「餿」讀「收」)、不高明的方法。「屎」是「死」的諧音,所以有人把「死計」說成「屎計」了。

廣東人也會叫「屎計」做「屎橋」(「橋」口語讀「kiu4-2/橋4-2」),當中的「橋」只是借字。「竅」除指孔穴或耳、鼻、口、目等人體器官外,還指關鍵、要點、方法、計策。據此,本字是「竅」,「橋4-2」只是通過以下音變而得:

竅/hiu3;變調→曉/hiu2;變聲母→kiu4-2

舊時,「師爺」指州、縣衙門裏頭處理文書工作的人,且很多時替官在不少決策上出主意。話說香港的律師樓,有類非持有律師牌照的資深職員也叫「師爺」;由於長年累月接觸大小法律事務,所以很多時對人客所提供的法律意見或服務較律師更見成效,真個是人微卻言重。

廣東人叫「蠶」做「蠶蟲」。成語「作繭自縛」指蠶吐絲結繭,將自己包裹其中;比喻自作自受、弄巧反拙。粵語中有「蠶蟲師爺」的說法。由於「蠶蟲」作繭自縛,「蠶蟲師爺」便順理成章地形容那些向官府獻計害人卻最終因獻的是「屎計」而反被官問責處分的「師爺」。

「軍師」,職官名,在軍中擔任參謀策劃等工作;後借指替人想辦法或出主意的人。黑社會中有個職位叫「白紙扇」,正是組織中的「軍師」,其地位不低,僅在「龍頭」(大哥)和「香主」(二哥)之下,與負責掌管刑罰的「紅棍」和負責傳遞訊息和吸納會員的「草鞋」平起平坐。

古裝戲劇中有個來自「番邦」(外族)的軍師。由於他掛上「紅鬚」,所以人們叫他做「紅鬚軍師」。據此,廣東人創作了以下的歇後語:

紅鬚軍師──冇條好計/紅鬚軍師──一肚屎計

後來人們把「蠶蟲師爺」和「紅鬚軍師」都看成同一回事。

在去年的「修例風波」中,衝擊行動的前線參與者創造了一個與「紅鬚軍師」意近的人物--「冷氣軍師」;指的是一班坐在「冷氣房」(空調間)裏透過觀看直播而對前線行動或局勢發展作出指導或評論的人。及後,此詞迅即應用於職場和官場上;指的是那些上司或問責官員,在不理解實際操作的情況下指指點點或想出一些「堅離地」(超乎現實)的「屎橋」。

為遏止第三波疫情,政府實施全日禁堂食,「打工仔」因而被迫「遍地開餐」,真個是「冇啖好食」。不少市民,甚至學者就此炮轟政府因把關不力而要市民「埋單」(承擔)。可能是這樣,政府就在實施禁令第一天的晚上公布翌日開放19個社區會堂供市民用午膳。遺憾的是,這個被視為「補鑊」(補救)的措施竟不為公眾所接受--不「就腳」(在短時間內到達),且播毒或感染的風險不減。可能是在輿論的壓力下,政府隨即撤回全日禁堂食令,且恢復頒令前的狀態。政府在這幾天的反覆舉動,難免予人進退失據,還令人質疑龐大且精銳的問責團隊如何可想出如斯「屎橋」來,正是偶爾疏忽可接受,時常疏忽就不敢恭維了。以下打油詩或多或少勾勒出升斗市民在疫情下的悲困、懊惱與心聲:

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嚴峻冇得拖;

即推全日禁堂食,打工仔冇啖好食。

社區會堂來開放,以為食晏冇徬徨;

唔就腳開嚟冇用,播毒感染露暗湧。

x  x  x

按部就班推措施,唧牙膏式難辦事;

從善如流撤措施,朝令夕改笑你痴。

政策如再堅離地,市民受苦day by day;

問責政府熱廚房,師爺軍師慎布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