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數多3500位少100 11校「大班轉小班」火上加油
香港不同升學階段的學生人數持續波動,教育局最新資料顯示,2021年適齡升小一人口有5.92萬人,較今年上升3,500人。不過,據昨日發布的2021/22學年小學自行分配學額資料,明年全港官津小學共提供約48,355個小一學額,較今年輕微減少約100個,同時亦有11所小學「大班轉小班」減少收生,當中7所來自北區。學生增學額卻未見配合反而下調,預計來年小一入學競爭將更加激烈。■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踏入9月,新一年度的升小流程即將開展,教育局昨日發布2021/22學年《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各小一學校網小學名冊》,詳列各區小學預算自行分配學額,而有關申請表亦於昨日起經幼稚園向適齡家長派發,或於教育局網頁下載。各升小生家長可於本月21日至25日,向任何一所官津小學交表。
根據最新《名冊》數據,2021/22學年全港官津小一的自行分配學位約有24,261個,連同明年初開始的統一派位階段,推算明年全港小一學額共約48,355個,較去年輕微減少約100個位。
北區7校「大轉小」
按分區校網計算,來年以天水圍72校網、觀塘48校網及將軍澳95校網提供較多小一學額,分別有2,925個、2,875個及2,675個學額。名校網方面,九龍塘41校網的學額數、班數與今年一致,共提供1,045個學額,相信競爭維持激烈。
另一方面,教育局早前指,隨着整體小一學位需求已由2018/19學年高峰回落,明年將新增11所公營小學,由30人一班的「大班」,轉為實施25人一班的小班教學。《名冊》資料顯示,「大班轉小班」學校集中在北區共有7所,單是上水80校網佔其中5所,導致該網減位情況相對明顯,其中自行分配學額較去年減少56個,總小一額減少約115個。
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指,雖然上水80校網學額減少,惟實際競爭情況仍然難料,「始終要視乎供求,來年區內升小學生人數多少,近年社會事件及疫情影響下,會否導致部分跨境生選擇於深圳升小等,整體區內競爭情況還是未知數。」
或有跨境生回流深圳
朱表示,深圳開辦了不少高質素學校,跨境生留港升學意慾或會降低,而這可能導致區內部分弱勢學校收生更加困難。至於上述5間來年轉為小班教學的學校,均屬區內較受歡迎,推行小班後學額減少,不排除有關學校的競爭情況或會加劇。
朱偉林續指,該校多年來已實行「內部小班」模式,即以往「編制上」雖屬於「大班」兼有另外加派學生,但校方會另投放資源,自行分拆至約25人一班,以改善師生比例及加強照顧,相信學校老師有足夠準備迎接小班教學。
於昨日出版的《小學概覽2020》網上版(www.chsc.hk/primary)及印刷版,共輯錄500多所小學的基本資料,方便家長掌握最新的學校資訊,於選校時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