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子明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 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
普及社區檢測正式開展,截至昨日下午5時45分,約78.3萬人在網上預約登記。觀乎首兩日運作順利,由核對身份到完成檢測只消數分鐘,市民普遍認為採樣安全,增強了對普檢的信心,預料未來參與人數將進一步增加,有利找出潛藏社區的隱形患者,切斷病毒傳播鏈。
少數醫護與教協罔顧市民和學生福祉
面對疫情肆虐,6,000名醫護配合政府進行大規模的檢測,顯示本港大多數醫護人員有職業堅守和愛心,值得港人引以為傲。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所謂「醫管局員工陣線」卻不斷呼籲巿民杯葛計劃,更提出諸多謬論誤導市民。特首林鄭月娥對「醫管局員工陣線」提出6個質疑逐點反駁,直言有關言論會令市民減低信心,或影響參與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的意慾,呼籲回頭是岸,支持是次計劃。一小撮醫護與「攬炒派」沆瀣一氣,罔顧科學、漠視公眾安全,將政治和利益算計凌駕市民健康,與醫護治病救人的天職背道而馳,令人憤慨。特首林鄭月娥直斥其非,澄清謠言,不容「攬炒醫護」破壞檢測誤港累民。
目前的網課同面授不一樣,尤其是低年級學生需要有家長陪同,這對一般家庭而言是一大負擔。教育局決定9月23日逐步恢復返校上課,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強調普檢有利復課。單是為孩子着想,市民都應該積極參與普檢。教協卻發聲明,強調檢測屬自願性質,「擔心」政府變相「施壓」要求參與,提醒教師「了解及保障自己的權利」云云。教協作為教師團體,更應該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履行社會責任的典型。這些是社會、家長對教師的要求,難道這就是「施壓」?教協變相鼓動教師杯葛計劃,充分顯示教協以「政治攬炒」掛帥,不惜犧牲教師和學生的健康福祉。
落實健康碼加快融入大灣區
普及社區檢測展開,社會經濟活動如何重開復常,亦提上議事日程。特區政府表示,「港版健康碼」準備就緒,倘若疫情穩定,最快可在兩周後推出。「港版健康碼」是對外恢復安全出行的重要一步,有助逐步與粵港澳大灣區恢復人員正常往來。
國家政務服務平台2月29日已推出「防疫健康資訊碼」,各省按照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和內容要求,向全國一體化平台匯聚本地區防疫健康資訊,實現基礎數據和技術標準的互認共用。
疫情常態化的可能性愈來愈大,防疫措施有必要充分平衡安全、經濟和便利,中央全力協助特區政府進行社區普及檢測後,本港應該盡快落實「港版健康碼」,讓市民可以因工作、學習、家庭團聚及緊急事務,來往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特別是對於跨境家庭來說,部分家庭成員需返回內地生活,但卻在港工作,不能接受隔離期。他們都希望特區政府能盡快推出健康碼,放寬通關限制,可早日與家人團聚。
盡快落實「港版健康碼」,將成為大灣區解封的契機,讓香港和大灣區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順暢通行,在疫情下持續促進大灣區建設。廣東省政府已印發《關於加強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力爭在2025年前實現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孵化平台「1+12+N」的空間布局。
特區政府一直鼓勵本港青年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機遇,在大灣區創新創業、生活居住,普及社區檢測後,本港應盡快落實「港版健康碼」,加快融入大灣區,急起直追,為本港青年開拓更多機遇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