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淵滄博士
中美貿易戰打了兩年,今年初終於簽署了首階段貿易協議,之後就沒有任何次階段的貿易談判。在首階段的協議中,中國答應增加購買美國的農產品,美國答應不再增加仍未加上的關稅,已加的關稅則保持不變。
到8月份,中國對美國的貿易出口按年增長22%。很明顯的,特朗普在這場貿易戰中失敗了。不過,中國政府並沒有大事宣傳這件事,相反是高調地宣布擴大進口美國的農產品,不久前中美貿易代表也開過一次會,會中雙方都表示滿意進展,中國依協議購買足量的美國農產品,而美國消費者在關稅之下依然選購中國產品,因此美國貿易代表也難以挑剔中國在貿易協議中的表現。
美國任何打壓中國的手法,實際上都是兩敗俱傷的,上個星期美國科技股出現小股災,至今依然未止跌,科技股小股災的原因之一是特朗普說股民套利沽貨,另一個原因是市場開始擔心中美科技戰會影響美國科技企業的利益。舉個例子,當特朗普下令禁止美國企業與微信做生意,美國傳媒第一時間馬上指出這些措施對美國的iphone影響巨大,iphone將因此而失去14億人口的市場。理由是14億中國人多數會選擇保留微信而不用iphone手機。因此,總統行政命令下達之後,美國貿易官員私下告訴蘋果公司這道行政命令將作出修改,禁令範圍將不包括中國內地。古語有云,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而特朗普的貿易戰已經證明是殺敵一千,自損千二。現在,由貿易戰轉向科技戰,怎不讓美國科技企業感到擔心?
特朗普的科技戰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禁止中國的高科技進入美國市場,目的是不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賺美國的錢,最佳例子當然是禁止華為、中興為美國建設5G通訊系統;另一種科技戰是卡住中國科技企業的咽喉,不准美國企業及全球所有應用美國科技的企業出售零部件給中國的科技公司,主要的針對對象當然也少不了華為。
不讓中國賺美國的錢,代價是美國的5G通訊就會落後於中國,將來5G應用也會落後於中國甚至落後於全世界許多地方。不准美國企業出售關鍵性的零部件給中國,短期內的確能打擊中國的科技企業,但是代價是美國的科技企業損失了巨大的市場,少了來自中國的巨大收入,美國科技企業哪來的利潤去繼續研發?數年之後,中國也可能自行成功研發替代品,美國的科技企業就會永遠失去這些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