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港聞 > 正文

冷鏈物流三漏洞放毒入港

2020-12-07
■用夾子挑選散裝肉的顧客。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用夾子挑選散裝肉的顧客。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凍肉運輸零售工人不屬強檢群組 僅靠業界自律抗疫

全球各地頻頻在進口冷凍食品及其包裝品中驗出新冠肺炎病毒,內地日前隨即加強冷凍鏈的防疫管理,除定期抽查檢測外,進口商還必須附有檢疫證明、核酸檢測報告、消毒證明等,以及加強追蹤,務求達到可追根溯源的目標。相比之下,香港冷凍物流鏈近乎「冇王管」。多名凍肉業界人士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查詢時透露,香港食環署並無規定進口凍肉必須附有核酸檢測報告,特區政府部門過去也沒有定期抽驗進口凍肉是否含新冠病毒,最近才開始隨機抽驗凍肉;凍肉運輸、零售工人也不屬強制檢測的群組,只靠業界自律抗疫,等同中門大開讓病毒襲港。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黃恆諾、文森

漏洞一:進口凍肉毋須核酸檢測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肆虐全球,其中巴西及美國等的疫情尤其嚴重,這些地區都是本港冷凍食品主要供應來源地。本港其中一間大型凍肉進口商向香港文匯報記者透露,過去近一年雖然疫情在全球流行,外地也曾發現冷凍食品或其包裝殘留新冠病毒,但香港食環署至今未有要求進口香港的凍肉需要附有核酸檢測陰性報告。

香港凍肉海產零售批發商會前秘書長鄭興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承認,香港的進口冷凍食品依賴生產地的檢疫,港方只要求有關食品入口時,必須附有生產地發出的壎芤狻書,列明產地、生產商、生產編號、日期等資料,卻沒有要求產地政府為食品進行核酸檢測。

據了解,隨虓U來愈多地區在冷凍食品中發現新冠病毒,特區政府食環署最近才開始抽查進口香港的冷凍食品,有業內人士指出:「食環署都係隨機抽查,唔係全部都驗,好易有漏網之魚,只有全面要求食品進口前必須通過核酸檢測,先能百分百保證入口前無病毒。」

食環署回覆香港文匯報查詢時表示,雖然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人類是透過食物感染新冠病毒,然而因應先前內地及其他地方的相關個案(例如在進口食物的表面、包裝及切割砧板發現病毒,以及有外地屠宰場和食品工廠員工確診的個案等),食安中心已加強抽取進口冷凍食品作病毒檢測,並按風險原則抽取有關冷凍食物樣本,至今檢測結果顯示所有樣本呈陰性反應。

漏洞二:凍肉進口後無消毒

進口前無檢測,進口後又有否為冷凍食品消毒?鄭興透露凍肉的進口商及零售商一般都不會為所進口的貨物進行消毒。鄭興闡釋凍肉供應的流程,一般在凍肉抵達香港港口後,便會立即運往凍倉,「入鱄隉A進口商根本唔會理會,更沒消毒凍肉,如果海關或其他政府部門需要抽取樣本進行化驗,政府人員便自行到凍倉取走樣本化驗,搞掂後通知進口商,之後零售商派員到凍倉取貨再推出市面。」

大部分零售商規模不大難消毒

鄭興表示零售商亦擔心凍肉表面可能帶有新冠病毒,但凍肉消毒需要一定技術,在殺滅病毒的同時,亦不能有污染物殘留凍肉上,確保食物安全,「大部分零售商的規模不大,根本沒有能力在凍肉出售前安排消毒,因為要處理的貨物不是一兩箱,又不肯定到底問題出現在哪個環節,即使我們有消毒亦未必有作用。」

在街市經營凍肉店十幾年的吳先生承認,病毒防不勝防,「好多小廠的凍肉難以追溯來源,唯有從大型加工廠入貨,較有保障,即使出現問題都可以追溯源頭。」他表示,凍肉產品運到該店就會即刻存放冷庫中,減少暴露在外帶來的風險。之後工人進行陳列、再包裝時也會戴好口罩與手套,完成後會即刻洗手、消毒。該店還提供搓手液給顧客使用。

漏洞三:員工無定期強檢

凍肉在進口香港前,幾乎全程不設防,日夜接觸凍肉的從業員相當高危,甚至有機會在處理凍肉的過程中受感染,然後在不知不覺間將病毒帶到社區。

指政府安排一次檢測作用有限

據了解,凍肉從業員並非強制檢測的群組,有凍肉進口商表示日前政府曾安排幾間大型進口商的員工接受病毒檢測,該進口商說:「要做都應該係定期做,但政府只安排一次,下次都唔知係幾時,其實作用有限。」

進口商員工獲安排檢測,但身為零售商的鄭興表示,凍肉零售從業員至今未獲安排接受檢測,他坦言對有關安排表示擔心,「我]現時只是會為需處理貨物的員工提供手套,並提醒他們注意個人壎矷A以避免受到感染。」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新冠肺炎仍然在全球爆發,所有空運貨物都有可能被污染,即使進口貨物的污染程度不高,仍然有機會成為輸入個案的漏洞,對長期處理有關貨品的工人帶來健康風險,建議政府為相關從業員定期安排檢測。

至於消費者,梁子超認為消費者因為「揀凍肉」而受感染的風險不算高,但仍提醒市民要保持警覺,除了要在接觸相關物件後清潔雙手,及把食物徹底煮熟才進食外,亦要避免所有可能造成交叉污染的情況,「例如回家後先拆開包裝,清潔完再放入新包裝,最後才放入雪櫃,以免令全屋不同位置都受污染。」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