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教育 > 正文

【古道今談】根據道德 審視民意

2021-01-18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論語.子路》)

我們現在對於社會輿論特別是所謂的民意,總是不假思索地接受。究竟民意該如何看待?孔子對於民意善惡及取捨有簡截的準則,值得今天所有人參考。公眾人物具有很高或很低的民意支持度,都要仔細觀察,因此孔子說:「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必察」的原因是這種大眾普遍支持和反對的現象有可能是失實不真的。

以民意取向來評定政治人物的方法是否恰當?子貢當年就受到類似問題的困擾而需向孔子請教。無論是「鄉人皆好之」或「鄉人皆惡之」,孔子俱認為未足以反映實情,此中原因,一方面是被評者有可能是沽名釣譽,博採虛聲之徒,這類人孔子是看得很準的,如因子張之問而區別「聞」與「達」,說「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見《論語.顏淵》)的偽善者,他們很會捉心理用手段,因而得到不少人的稱讚。這類性情品格的小人既不會絕跡,則百姓被誤導而民意被歪曲的情況就無法避免。

另一方面,評價者本身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如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孔子說:「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就是從批評者的文化道德水平來審視民意的可靠度,這是刪汰失實民意的好辦法。

孔子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在人的德性品格有別,所作出的評價亦與之相應。如要最大程度反映事物的善惡性質,則人的德性便是最可靠的依憑。

善者的好惡持平而合乎道德要求,不善者反之而背離道德。善與不善的價值既不相容,則善者所好同時就為不善者所惡。故同一事行不論評價如何,端看善人是否認同而不善之人是否反對,以此決定事之可否,而不必計較數量的多寡,因為善惡屬於性質問題而不是數量問題。

今天的民意調查採用抽樣的問卷形式,從量化角度處理問題,完全忽略了「人」的因素。這類民意調查,作為參考則可,認真看待則大誤。

●鄧立光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主任、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國際易學聯合會副會長)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