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松 資深教育工作者
「微調」政策可能導致學校文化的巨變,不可等閒視之。歷年來,教育政策總是多變,絕非教育之福。連番的折騰,最終受害者是我們的學生。各有關方面應三思而後行,確保教育以學生為本。
教學語言微調方案面世,社會上出現了不同的回應。
反對母語教學者固然拍手叫好,希望彈性處理教學語言者以及渴望子女提高英文水平者亦表支持。它在香港這個重英輕中的社會中取得人們較多的認同,不足為奇。
對它有異議者,則從多種角度提出質疑或批評。他們指出方案有違教育原理,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師的工作負擔,在執行上會引起混亂,而標籤效應則仍然存在。
政策出台引發社會激烈爭議
誰是誰非,端賴實踐驗證。
方案從醞釀到出籠,都圍繞著「英文」團團轉。「微調」僅為提高學生英文水平,並不顧及由此引起的其他變化,這就給公眾(特別是學界)一種感覺—政府決定改變政策,從全面推行母語教學轉為壓縮母語教學,促進英語授課。這樣的調整是否仍屬「微調」,人們不禁有此一問。
從數字上看,政府仍然只限定百分之四十有較強語文能力的學生才能接受英語授課,母語教學的主體地位似未改變,實際變化並非如此。
政府既然主動壓縮母語教學,「重英輕中」也就會乘勢蔓延。近來不是有人得風氣之先,提倡全港中學一律實行英語授課嗎?有的傳媒不是聲稱「微調」使母語教學從此劃上句號嗎?不難預料,在「調微」的導引下,本港各校將聞風而動,各自提出應變措施,以突出「英文」為主旋律,不是忙於籌辦「彈性班」,便是為「中文班」百分之二十五的課時轉為英語授課作好準備。家長眼見政府轉變政策,更是振振有詞,催促學校增加英語授課,讓其子女入讀「彈性班」。
儘管學校有多種課程,學生須學習多種學科知識,母語教學分明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科水平。不少家長仍然熱衷於英語授課,只要子女能多學英文,即使以少學知識為代價,亦在所不惜。學校在政府政策逆轉的影響下,面對社會上重英輕中的強大壓力,能否堅持辦學以學生為本,實行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三三四」新學制推行體現教改的新課程能否充分貫徹,頗成疑問。
或助長「重英輕中」風氣
開設「彈性班」的中文中學估計有八十所,雖然只佔中中的百分之二十八,但母語教學的壓縮量卻涵蓋所有中學。須知班級中只需八成五達標(有能力接受英語授課)的學生便可組成「彈性班」;換言之,班中餘下百分之十五的學生並未達標,卻要為達標生「陪跑」。這些學生可能因未能適應英語授課而倍感壓力。而「中文班」學生亦因英語授課的課時由百分之十五增至百分之二十五而吃不消。英語授課越多,學生碰到的困難則越大,其學習熱情和信心反而會下降,「微調」的結果,是教育質素的提高抑或下降,不能不成為人們所關注的問題。
教育局明確表示,不允許「英文書中文教」,許多以母語授課的教師須轉用英語授課,必然感到困難,只好參加培訓班。有些科目教師分別以中、英文施教「中文班」和「彈性班」,其工作負擔勢必加重。有關當局對由此產生的後果亦須正視。
「微調」可能導致學校文化的巨變,不可等閒視之。歷年來教育政策總是多變,絕非教育之福。連番的折騰,最終受害者是我們的學生。各有關方面應三思而後行,確保教育以學生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