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硬中更硬 軟中更軟的「胡六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12]     我要評論

胡忠信 台灣政治評論員

 「胡六條」硬中更硬,軟中更軟。對馬英九「外交休兵」、軍事互信機制、一中共同市場等政見,「胡六條」都有針對性的善意回應,反映北京當局務實、理性、彈性、善意的回應與作為;但在「一個中國原則」,「胡六條」卻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沒有任何妥協空間。

 中共總書記胡錦濤早前對台灣問題發表「胡六條」重要談話,一方面是紀念一九七九年「葉九條」發表三十周年,一方面是對未來的台海兩岸關係提供一個戰略新指針,「胡六條」發表以後,台灣政府當局僅由「總統府」發言人做了「新思維」回應以外,各部委或國民黨中央並未做出具體而全方位的回應,顯見台灣當局小心謹慎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

 按照常理,歷經十一月上旬陳雲林、江丙坤簽署兩會協商,大三通正式啟動以後,台灣當局會做出對「胡六條」的善意回應。但是,「胡六條」發布已兩個星期,為何未見台灣當局有任何動靜?道理很簡單,「胡六條」是「硬中更硬,軟中更軟」,對馬英九競選「總統」時的政見,如「外交休兵」、軍事互信機制、一中共同市場等,「胡六條」都有針對性的善意回應,也就是在國共論壇、兩會恢復協商的既有基礎之上,北京當局有更多的務實、理性、彈性、善意的回應與作為,但是在「一個中國原則」,「胡六條」卻是「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絲毫沒有任何妥協空間。

「一個中國」無絲毫妥協空間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一九四九年以來大陸和台灣儘管尚未統一,但不是中國領土和主權的分裂,而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的政治對立。」上述綱舉目張的硬道理,是百分之百的「硬中更硬」,馬英九政府卻採取「冷處理」,先觀望一段時間,事緩則圓,此與北京方面想知道台灣朝野的反應,雙方有所差距。

 馬英九在大選時提出「不獨、不統、不武」,說穿了就是跳脫「統獨二分法」,替「維持現狀」找到「創造性模糊」空間,把兩岸問題模糊化,免得被民進黨扣上「大統派」帽子。這種「外省人原罪意識」,使馬英九對「統一」、「一中原則」避之惟恐不及,這種內心的高度不安全感,面對「胡六條」的「一中原則」綱領,馬英九當然不願立即做出回應,一方面擔憂會傷害好不容易搭建起來的兩岸對話,一方面也擔憂民進黨又發動「扣帽子」攻勢。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目前在30%以下,何必在經濟不景氣、民心不安之時橫生枝節、自找麻煩?

 同樣的困境也發生在民進黨身上。蔡英文剛上任,即釋出願意與北京當局對話,願意赴大陸參訪的風向球,但也止於試探而已。蔡英文一上任,就面臨切割陳水扁的問題,由於舉棋不定、瞻前顧後,民進黨到二○○八年十二月底的政黨支持度只有3.9%,創歷史新低。陳水扁弊案已將民進黨拖到谷底,「胡六條」要求「民進黨認清時事停止台獨分裂活動」,要民進黨丟掉「神主牌」,豈不是「輸到脫褲」?民進黨除了繼續「扮黑臉」,也不願回應「胡六條」,而是依照慣例行禮如儀回罵一番。

求同存異 把握歷史契機

 「胡六條」提出「我們了解台灣同胞對參與國際活動問題的感受」,台灣民間當然理解不可能參與具有主權性質的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衛組織等;但是,對於能否順利參與「世衛大會」(WHA)成為「觀察員」,哪怕用「中華台北」的名義參與,台灣民間仍有所期待,並視之為「外交休兵」訴求的檢驗指標。

 再以「胡六條」所提出的「兩岸可以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為例,台灣軍方早已規劃進行軍方文職或退伍人員的接觸,並由低、中階軍官先進行試探性對話,然後提升為軍方高階人員對話與交流,這是一個可行性方向。然而,台灣民間更關切的應是,北京當局是否逐步撤掉瞄準台灣的飛彈,視全面撤飛彈為邁向兩岸和平的必要步驟。

 正如德國哲學家康德的「永久和平論」所言:「追求永久和平,是理性的最高目標,也是道德義務。」和平必然是兩岸互動的共同語言,也是未來簽署和平協議的精神內涵。自二○○八年七月開始啟動的海協、海基兩會協商,讓兩岸在國際金融海嘯中強化了經貿、金融的交流與依附,也有助於建構類似歐盟精神的「兩岸共同市場」。馬英九政府在意的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九二共識」、「互不否認」、「擱置爭議」,由於「胡六條」並未著墨,台灣官方未便立予回應,但雙方有必要在「求同存異」的精神下持續互動,畢竟兩岸互動已有平台與常軌,歷史契機已有所掌握,再壞的情況不會再發生,雙方仍應朝「建立互信」的方向努力。

相關新聞
粵港澳合作新契機 (2009-01-12)
醫療事故停不了 員工問責須加強 (2009-01-12)
硬中更硬 軟中更軟的「胡六條」 (2009-01-12)
西方媒體令世界不安寧 (2009-01-12)
面對逆境 自我開解 (2009-01-12)
兩岸政治關係需要集思廣益 (2009-01-10)
家暴條例修訂應慎重 (2009-01-10)
中美關係的戰略發展方向 (2009-01-10)
購買美國國債是否划算? (2009-01-10)
台灣國際空間問題需法律先行 (2009-01-10)
兩岸政治談判的平等性 (2009-01-09)
創建「和諧社會的宗教論」 (2009-01-09)
社民連亂港之心不容得逞 (2009-01-09)
香港與中國東北部的共贏發展 (2009-01-09)
扁「二進宮」相關二名人 (2009-01-09)
胡馬會 撤導彈 和平協議 (2009-01-09)
促和統港人躬逢其盛 (2009-01-09)
以色列強欺弱 哈馬斯遭離棄 (2009-01-09)
香港在兩岸關係中的獨特作用 (2009-01-09)
美國轉移反恐戰場與阿富汗局勢 (2009-01-0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